[發明專利]低散熱器摩托車水冷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3768.6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5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駱思勇;肖麗;劉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P11/02 | 分類號: | F01P1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譚小容;郭云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器 摩托車 水冷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摩托車水冷循環系統,具體涉及一種散熱器位置低于冷卻水泵的水冷系統,特別適用于踏板摩托車使用。
背景技術
水冷發動機通過水冷循環系統將遺留在發動機內的部分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去,從而起到冷卻發動機的作用。摩托車水冷系統由發動機、散熱器、水泵、進水管、出水管等組成,通常散熱器的位置高于水泵,以保證水冷系統內始終充滿冷卻液,沒有氣泡存在。
對于踏板摩托車來說,受結構及空間布置限制,其散熱器的布置位置會低于水泵。如圖1、圖2所示的低散熱器摩托車水冷系統,由發動機1、散熱器2、水泵3、連接在散熱器2與水泵3之間的進水管4、連接在發動機1與散熱器2之間的出水管5、連接在水泵3與發動機1之間的連接水管等組成。散熱器2的上方設置有冷卻液加注口2a,水泵3的位置高于散熱器2,盡管冷卻液加注口2a高于整個水冷系統,但由于散熱器2的位置低于水泵3,且水冷系統在發動機一端的高位處沒有設置排氣口,冷卻液加注后,水冷系統內尤其是水泵3位置處仍會存在空氣形成氣阻,使冷卻液無法流動,造成發動機1散熱不良,引起發動機1過熱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水冷系統中散熱器的布置位置低于水泵的這類摩托車,當冷卻液加注后,水冷系統中尤其是水泵內的空氣無法排凈,從而形成氣阻,引起發動機散熱不良及過熱損壞的問題。
為此,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低散熱器摩托車水冷系統,包括發動機、散熱器、水泵、連接在散熱器與水泵之間的進水管、連接在發動機與散熱器之間的出水管、連接在水泵與發動機之間的連接水管,所述散熱器的上方設置有冷卻液加注口,所述水泵的位置高于散熱器,關鍵在于:所述水泵的上方設置有輔助冷卻液箱,輔助冷卻液箱的底部通過輔助冷卻液箱補液管與水泵的進水口相連,輔助冷卻液箱的頂部通過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與水泵的殼體上部相連,所述輔助冷卻液箱的上方還設置有輔助冷卻液箱加液口。
首先從冷卻液加注口加注滿冷卻液,再從輔助冷卻液加注口加注滿冷卻液,此時,水泵內的空氣會通過輔助冷卻液排氣管排出,輔助冷卻液箱內的冷卻液由于重力作用,通過輔助冷卻液箱補液管向水泵補充冷卻液,以消除水泵內的殘留空氣,使水泵能正常工作。
優選為,所述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與水泵相連的一端連接在水泵殼體的最高點位置處。由于氣體比冷卻液輕,將冷卻液排水管連接在水泵殼體的最高處,能保證水泵內的空氣徹底排除干凈。
有益效果:通過在低散熱器摩托車水冷系統中增加輔助冷卻液箱、輔助冷卻液箱補液管和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能有效地輔助排出水冷系統中的殘余空氣,防止氣泡在水冷系統中形成氣阻,確保發動機水冷系統的正常工作,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改進前的低散熱器水冷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改進前的低散熱器水冷系統在摩托車上的安裝示意圖。
圖3是改進后的低散熱器水冷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4是改進后的低散熱器水冷系統在摩托車上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3、圖4所示的低散熱器摩托車水冷系統,由發動機1、散熱器2、水泵3、連接在散熱器2與水泵3之間的進水管4、連接在發動機1與散熱器2之間的出水管5、連接在水泵3與發動機1之間的連接水管、輔助冷卻液箱6、輔助冷卻液箱補液管7和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8組成。散熱器2的上方設置有冷卻液加注口2a,通過冷卻液加注口2a向散熱器2加注冷卻液。水泵3的位置高于散熱器2。
水泵3的上方設置有輔助冷卻液箱6,輔助冷卻液箱6高于水泵3。輔助冷卻液箱6的底部通過輔助冷卻液箱補液管7與水泵3的進水口3a相連,輔助冷卻液箱6的頂部通過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8與水泵3的殼體上部相連,輔助冷卻液箱6的上方還設置有輔助冷卻液箱加液口6a。加注冷卻液時,水泵3內的殘余氣體通過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8排到輔助冷卻液箱6內,再由輔助冷卻液箱加液口6a排出。
最好是,輔助冷卻液箱排氣管8與水泵3相連的一端連接在水泵3殼體的最高點位置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7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