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3599.6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7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荀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正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1/10 | 分類號: | C01B3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摩托車 專用 活性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活性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活性炭作為一種吸附劑正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國機動車數量也是日益劇增,在這樣的環境下機動車排氣污染對空氣質量影響日益增大,排向大氣的污染物數量也隨著車輛逐年增加而增長,污染問題也困擾著我們的生活,機動車排氣污染所導致的溫室效應以及有害氣體排放正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因此各國政府都相繼出臺了控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的環保排放標準(國際主流的有歐、美、日三大體系),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作出強制性規定。我國2005年發布了《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Ⅴ階段)》(GB17691-2005)作為強制性標準。從而使機動車行業對炭罐中使用的活性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國際上基本使用的炭罐專用活性炭是:?
1.利用煤為原料生產的炭罐專用活性炭,采用的主要工藝是磨粉后加入煤焦油擠壓成型,加溫炭化后通入水蒸汽活化,制得炭罐專用活性炭。但該工藝由于受到原料煤的限制,生產的炭罐專用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低、灰份高,根本達不到目前炭罐所使用活性炭的要求。?
2.利用木質生產的炭罐專用活性炭,不管是采用物理法還是化學法生產,生產的炭罐專用活性炭強度都很低,因為炭罐專用活性炭需要很高的強度,才能滿足活性炭在炭罐內的吸附-脫附循環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吸附值、高強度、低灰份的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將石油焦和煤混合,粉碎,加入煤焦油,混勻,擠壓成小柱狀,在陰涼處涼干,再在500~800℃下炭化得到炭化料;?
(2)將炭化料浸泡在堿溶液中2~8小時;?
(3)將步驟(2)浸泡后的炭化料置于活化爐中,活化爐通入惰性氣體,按1~5℃/min的速度升溫到600~900℃,然后保溫活化1~3小時,取出自然冷卻,即制得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
步驟(1)中,石油焦和煤的重量比為0.5~8.0:0.5~20,優選1:1。?
步驟(1)中,石油焦的灰份為0.5~2%;煤為低灰無煙煤,灰份為1~5%。?
步驟(1)中,粉碎至200目~350目。?
步驟(1)中,焦油的加入重量為石油焦和煤總重量的20~40%。?
步驟(1)中,小柱狀的直徑為1.5~4.0mm,長度為2~7mm。?
步驟(2)中,所述的堿溶液為KOH水溶液或NaOH水溶液,KOH和水的重量比為1~25:5~65,優選1:5;NaOH和水的重量比為1~25:8~70,優選1:10。?
步驟(2)中,炭化料和堿溶液的重量比為1:1~1.2。?
按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有益效果:本發明制得汽車摩托車炭罐專用活性炭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脫汞效率高,丁烷工作容量(Butane?WorKing?Capacity)達到11-20g/100mL,四氯化碳吸附率100~135%,強度大于95%,灰份小于5%,表觀密度為0.25~0.35g/ml。可滿足于炭罐的苛刻工況條件,具有高吸附值、高強度、低灰份的明顯特征。還適用于石化行業、加油站等場所的油汽回收。產品孔徑分布合理,達到最大吸附與脫附。?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
以下實施例的檢測方法如下:?
1、丁烷工作容量按【GB/T20449-2006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測試方法】測定。?
2、強度按【GB/T12496.6-1999木質活性炭試驗方法強度的測定】測定。?
3、灰份按【GB/T12496.3-1999木質活性炭試驗方法灰份含量的測定】測定?
4、四氯化碳吸附率按【GB/T12496.5-1999木質活性炭試驗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測定】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正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正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5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