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火力發電廠脫硫裝置廢水旋流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210363337.X | 申請日: | 2012-09-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27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發明(設計)人: | 甄志;李曉金;陳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劉湘舟;朱麗巖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火力發電廠 脫硫 裝置 廢水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火力發電廠脫硫裝置中設置的廢水旋流系統。
背景技術
在火電廠煙氣脫硫工藝中,脫硫裝置內的石膏漿液在不斷循環的過程中,會富集重金屬元素、極細粉塵和氯離子等雜質,這些雜質一方面會加速脫硫裝置的腐蝕,另一方面會影響石膏的品質,同時還會影響脫硫裝置的脫硫效率,因此,脫硫裝置需要排放一定量的廢水,以降低這些雜質的在石膏漿液中的含量。
現有的脫硫裝置排放廢水的方式是采用廢水旋流系統,參見圖1,具體做法是脫硫裝置中的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漿液經石膏旋流站中的石膏旋流器旋流后,根據石膏漿液中的氯離子的含量取3%~5%體積流量的石膏漿液作為溢流漿液,使這些溢流漿液進入廢水旋流站旋流,旋流后的底流漿液返回至吸收塔,旋流后的廢水進入廢水處理系統。在該過程中,常規設置是溢流漿液從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自流至廢水旋流箱,再通過廢水旋流泵泵入廢水旋流站。
目前的情況是,很多在運行的脫硫工程由于廢水旋流系統的中繼設備過多,結構和流程太過復雜,所以投資大,并且故障點多(尤其是廢水旋流箱中的攪拌器特別容易出現故障,所以會導致廢水旋流系統無法正常投入使用,進而影響到吸收塔內的石膏漿液中的金屬離子及氯根濃度超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火力發電廠脫硫裝置廢水旋流系統,要解決傳統的廢水旋流系統結構和流程太過復雜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火力發電廠脫硫裝置廢水旋流系統,包括有石膏旋流站底流收集箱、石膏旋流給料收集箱、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廢水旋流泵、廢水旋流站和廢水收集箱,所述石膏旋流站底流收集箱的出口通過第一管路與石膏旋流底流系統連通,所述石膏旋流站給料收集箱的進口通過第二管路與吸收塔石膏漿排出泵連通,石膏旋流站給料收集箱的出口通過第三管路與石膏旋流站底流收集箱的進口、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的進口連通,所述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的出口通過第四管路與脫硫裝置連通,所述廢水旋流泵的出口通過旋流泵出液管路與廢水旋流站的進口連通,所述廢水旋流站的出口通過第五管路與廢水收集箱的進口、脫硫裝置連通,所述廢水收集箱的出口通過第六管路與廢水處理系統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上設有廢水旋流泵吸入口和廢水旋流泵返回口,并且廢水旋流泵吸入口通過旋流泵進液管與廢水旋流泵的進口連通,廢水旋流泵返回口通過回液管與旋流泵出液管路連通。
所述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的容積大小可以是技術人員按照傳統方法計算出來的容積大小的1.3~1.5倍。
所述廢水旋流泵并聯設置有兩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發明取消了廢水旋流箱和與之配套的一些設備,同時在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上增設了廢水旋流泵吸入口和廢水旋流泵返回口,并且廢水旋流泵吸入口通過旋流泵進液管路與廢水旋流泵的進口連通,廢水旋流泵返回口通過回液管與旋流泵出液管路連通,這種改進可以使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兼有石膏漿液緩存的功能,所以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可以取代廢水旋流箱作為石膏漿液緩存箱。
本發明取消了廢水旋流箱和與之配套的一些設備,這樣做的好處是:1、降低濕法煙氣脫硫裝置的初期投資,具體來說,就是即節約了工程項目的初期投資,同時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節約了人力物力并縮短工程的施工工期。2、可以使系統配置變得簡單,減少了系統運行故障點,降低脫硫的運行成本。3、可以減少設備的占地面積(由于取消了廢水旋流箱和與之配套的一些設備,所以廢水旋流系統的占地面積自然有所下降),還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物層高(由于取消了廢水旋流箱,所以石膏旋流站溢流收集箱的安裝位置可以大大降低)。4、使用了本發明以后,火電廠煙氣脫硫工藝中的廢水排放工藝流程也得到了簡化。
總的來說,本發明是一種簡化了的廢水旋流系統(與傳統的廢水旋流系統相比,它的設備數量大為減少),它對以后實施的火電廠脫硫工程及改造工程有著極其廣泛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已有的廢水旋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3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尾門內板模面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種脊椎運動康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