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有效
申請號: | 201210363061.5 | 申請日: | 2012-09-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7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發明(設計)人: | 陳嘉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嘉儀 |
主分類號: | B64B1/00 | 分類號: | B64B1/00;B64B1/58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劉燕麗 |
地址: | 250002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草原 漫游 空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
背景技術
中國的內蒙古大草原、非洲的大草原都是旅游勝地。一望無際的平川,沒有大樹、沒有電線桿,能輕易地見到各種野生動物,欣賞到各種各樣的美景。然而,人們到這些地方旅游還真是困難重重,草原之大難見旅伴,沒有路、行車困難甚至不能行車。如果步行進入,很容易會迷失方向、甚至會遭到野獸的攻擊。
大膽的記者和科研人員舍生忘死地進入這些地方,為我們拍攝了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我們僅能隨著他們的鏡頭欣賞那里的美景和動物生活場景。然而,他們提供給我們的場景視頻,也僅僅是全部風景的九牛一毛。可是,利用現在已知或者能夠采用的交通工具,他們也僅能涉入到這些極小的區域,也只能提供給我們這點視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夠自由觀賞各種動植物、無污染的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其特征在于:包括載人亭閣、走行架、氣囊條,走行架安裝在載人亭閣底部,大量的氣囊條安裝在載人亭閣的中部和上部,載人亭閣呈球形并設有瞭望窗,氣囊條包括斜置氣囊條和直立氣囊條,所有氣囊條和各種外露表面均裝有薄膜太陽能電池。
載人亭閣包括包括內體和外體兩層,內體與外體之間設有若干個滾球作為襯隔,內體內下部設有平衡塊,內體之中設活動餐飲間和衛生間,活動餐飲間設有休息座椅。
走行架四角各有一個萬向行走輪,中心部位安裝自主行走機構,自主行走機構包括由電機帶動的行走輪和轉向機構,并由風光發電互補控制器供電,電源來自各部位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走行架設有自助走行機構控制器和風光發電互補控制器,自助走行機構控制器連接對應位于載人亭閣內的遙控裝置。
走行架通過支撐氣柱連接載人亭閣,走行架與支撐氣柱下部之間設有加強斜撐。
支撐氣柱由下部的金屬管與上部的橡膠伸縮折管結合組成。
中心直立氣囊條上部支撐安裝有風向標。
中心直立氣囊條上部支撐還安裝有抬升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夠幫助人們到一望無際且人煙罕至的大草原漂浮暢游,充分地利用地形地物特點,讓人們盡情地欣賞自然美景。既能給養充沛,又不排污、污染環境;既能觀賞各種動物,又不會遭受野獸襲擊;既能任風吹動到處飄游,又能自主行走退出暢游。該產品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超出了現代交通工具的模框,充分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載人亭閣示意圖。圖3為走行架示意圖,圖4為點觸行走滾球示意圖。
圖中,1、走行架,2、載人亭閣,3、斜置氣囊條,4、直立氣囊條,5、風向標,6、抬升翼,7、中心直立氣囊條,8、支撐氣柱,9、加強斜撐。10、外體,11、內體,12、橫向周帶,13、滾球,14、縱向周帶,15、瞭望窗,16、活動餐飲間,17、休息座椅,18、平衡塊,19、衛生間。20、自主行走機構控制器,21、外邊框,22、橫向桿,23、自主行走機構,24、風光發電互補控制器,25、縱向桿,26、點觸行走滾球。27、球冠,28、滾球,29、支持架,30、螺母、墊圈,31、固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的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包括載人亭閣2、走行架1、氣囊條,走行架安裝在載人亭閣底部,大量的氣囊條安裝在載人亭閣的中部和上部,載人亭閣呈球形并設有瞭望窗15,氣囊條包括斜置氣囊條3和直立氣囊條4,所有氣囊條和各種外露表面均裝有薄膜太陽能電池。
自飛自飄式草原漫游空中亭閣的形體結構很像一顆會飛的蒲公英種子。地球上細小的固體微粒都遵循自由落體定律,很難自由地在空中飛舞。如果去掉蒲公英種子像降落傘一樣的絨毛(也稱冠毛),籽粒也會立即落地著土,這樣,它就不能到達它理想的生根發芽的地方。蒲公英種子之所以能在空中自由飛舞,就在于它具有很多直立的絨毛,這些絨毛加大了種子和空氣的接觸表面,具有了一定的抬升力,才能隨風吹動飛舞遠行。
走行架通過支撐氣柱連接載人亭閣,走行架與支撐氣柱下部之間設有加強斜撐。載人亭閣2安裝在走行架1之上,依靠支撐氣柱8托舉,由加強斜撐9加強穩定。
支撐氣柱8由下部的金屬管與上部的橡膠伸縮折管結合而成,排氣后可以降低高度,使載人亭閣2離地面近一些,人員可以在出發地或者退出地利用另置的玄梯進入或者退出載人亭閣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嘉儀,未經陳嘉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0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