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減少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363020.6 | 申請日: | 2012-09-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7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發明(設計)人: | 王平;趙海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3F5/02 | 分類號: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鄔麗明;唐萬榮 |
地址: | 43008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減少 沉降 排水 檢查井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減少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道路下的排水檢查井,均采用紅磚砌筑或現場澆筑成型,道路交工使用一段時間以后,道路上成千上萬個排水檢查井均下沉,在道路上形成成千上萬個凹坑,僅武漢市就有123萬個排水檢查井,即有100多萬個凹坑;從而產生如下問題:1、形成道路和排水檢查井的不均勻沉降,影響道路和排水檢查井的使用壽命,維修工作量大、成本高;2、影響行車安全;3、對車輛和輪胎損害大、噪音大、能耗大、成本高且不節能環保;4、排水檢查井和管網漏水,軟化土體會加速土體和排水檢查井及管網的沉降,從而進一步影響道路和排水檢查井使用效果;5、現場工作量大,工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減少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可減少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井體、填充部及減少沉降部,所述井體包括井筒及連接所述井筒底端的底座,所述井筒筒壁的底部開設有擴孔,所述填充部嵌入至所述擴孔中,所述減少沉降部從所述填充部的外壁向外延伸,所述減少沉降部的底面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齊平,所述井筒的筒壁上還開設有多個注漿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減少沉降部的高度為15cm-60cm。
上述方案中,所述井體、填充部及減少沉降部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成一體成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擴孔為環形,所述減少沉降部環繞所述填充部外壁。
上述方案中,所述減少沉降部為空心圓臺形狀或圓筒形狀,當所述減少沉降部為空心圓臺形狀時,空心圓臺的直徑由井口至底座的方向是不斷增大的,所述減少沉降部的外徑比所述井筒的外徑寬30cm-200cm。
上述方案中,所述井筒的橫截面為多邊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擴孔包括多個通孔,所述多個通孔等間隔環繞分布,所述填充部包括多個填充塊,所述多個填充塊填充至相應的所述多個通孔中,所述減少沉降部包括多個從相應的填充塊外壁向外延伸的減少沉降塊,所述多個減少沉降塊位于同一平面上。
上述方案中,每個減少沉降塊的縱截面為梯形或矩形,每個減少沉降塊的寬度為15cm-100cm。
可減少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1)預制井體,所述井體包括井筒及連接所述井筒底端的底座,所述井筒筒壁的底端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多個通孔等間隔環繞分布,每個通孔的底端均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齊平;
2)將所述井體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井體頂部高于道路表面1?cm—12cm;
3)對井體以預定壓力進行預壓,?直至井體頂部與道路表面位于同一標高,所述預定壓力為所述排水檢查井承重力的1-2倍;
4)將液壓擴孔器放置于所述底座表面,所述液壓擴孔器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利用所述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由所述多個通孔中相對的兩個第一通孔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減少沉降孔;
5)采用下述二種方案之一:
將鋼筋籠放置于所述兩個第一通孔及所述兩個第一減少沉降孔中,支模,澆筑混凝土,然后重復步驟4),形成兩個第二減少沉降孔,將鋼筋籠放置于所述兩個第二減少沉降孔和對應的兩個第二通孔中,支模,澆筑混凝土,直至所有的減少沉降孔一一形成并在形成的同時在所述減少沉降孔和對應的通孔放置鋼筋籠,并支模,澆筑混凝土;或者
重復步驟4),直至所有的通孔都對應形成有減少沉降孔,然后將鋼筋籠放置于所有的通孔和減少沉降孔中,支模,澆筑混凝土;
6)往所述多個注漿孔中注入水泥漿。
上述方案中,每個減少沉降孔的縱截面為梯形或矩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將所述井體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井體頂部高于道路表面1?cm—12cm;然后對井體以一定的壓力進行預壓,直至井體頂部與道路表面位于同一標高;使得排水檢查井的沉降在施工階段就已完成了大部分,從而可以大幅減少排水檢查井使用期間的沉降;
傳統施工方法是將排水檢查井一次安裝就位,也沒有進行預壓的工序和流程;
2)采用液壓方式向外擴孔,是擠土式的擴孔,增加了地基土的密實度,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載力,同時増加了承載面積,從而可以進一步減少排水檢查井使用期間的沉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0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