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履帶車輛的車體結構動態應力仿真計算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3006.6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5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巖;芮強;王欽龍;薛勁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履帶 車輛 車體 結構 動態 應力 仿真 計算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速履帶車輛承載結構動態應力計算與仿真評估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高速履帶車輛的車體結構動態應力仿真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高速履帶車輛在復雜越野道路行駛的時候,惡劣道路環境的劇烈沖擊和振動是引起高速履帶車輛系統結構振動、導致結構動應力過大甚至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然而,長期以來,由于計算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使得車體的結構設計仍然依賴于傳統的經驗設計方法。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限元方法已逐步在高速履帶車輛車體結構的應力計算中得到應用。但是,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高速履帶車輛的車體應力計算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車體結構承受的邊界載荷很難獲取。由于車體結構連接的復雜性,很難通過試驗測試的手段準確得到車體結構的所有邊界載荷條件,尤其在設計階段,由于沒有試驗樣車,只能采用同類型車輛的邊界載荷,由此得到的分析計算結果顯然無法滿足實際的設計要求。二是車輛系統動態特性與車體結構特性的耦合問題。車體結構不僅隨車輛系統經歷大范圍的剛體運動,同時還要承受邊界載荷下的局部變形,這兩種運動的相互耦合,使得僅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無法滿足履帶車輛車體結構動態應力的分析計算要求。
經對現有技術文獻檢索發現,樸明偉,方吉等人在《振動與沖擊》2009年第3期上發表《基于剛柔耦合仿真的集裝箱車體振動疲勞分析》,該文中作者針對集裝箱車體的振動疲勞問題,考慮車輛系統振動對結構應力及疲勞壽命的影響,提出了一種基于剛柔耦合仿真技術的振動疲勞分析方法。然而,到目前為止,在高速履帶車輛結構強度的研究領域,在考慮車輛系統動力學與結構動態特性的相互影響并計算結構動態應力等方面,仍未見相關文獻的記載。
因此,以高速履帶車輛的車體結構為研究對象,提出一種耦合動力學及結構動態特性的履帶車輛車體結構動態應力計算方法,并通過剛柔耦合虛擬樣機及模態應力恢復技術加以實現,對于設計研制階段履帶車輛車體結構設計及動態強度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套基于高速履帶車輛剛柔耦合整車系統模型及模態應力恢復計算結構動態應力的方法,為高速履帶車輛系統的結構設計與改進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高速履帶車輛的車體結構動態應力仿真計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構建基于模態綜合方法的高速履帶車輛整車系統剛柔耦合模型,其實施步驟如下:
1)、根據結構尺寸參數建立高速履帶車輛的CAD模型;
2)、根據高速履帶車輛的設計資料和CAD模型,在建立高速履帶車輛的推進子系統模型基礎上構建推進系統多剛體模型;
3)、根據高速履帶車輛的設計資料和CAD模型,在建立高速履帶車輛的懸架子系統模型基礎上構建懸架系統多剛體模型;
4)、根據高速履帶車輛的設計資料和CAD模型,構建車體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態綜合方法以生成車體結構的模態質量矩陣、模態剛度矩陣、模態阻尼矩陣和模態應力矩陣的模態中性文件的形式構建車體柔性體模型;
5)、根據車體柔性體模型與推進系統多剛體模型、懸架系統多剛體模型的連接關系,在車體柔性體模型外部的連接單元處定義約束關系,實現車體柔性體模型與推進系統多剛體模型、懸架系統多剛體模型的連接,構建含車體柔性體的高速履帶車輛整車系統剛柔耦合模型。
第二步:基于模態應力恢復方法的車體結構動態應力計算,其實施步驟如下:
1)、在進行有限元模態綜合過程中,利用彈性力學幾何方程????????????????????????????????????????????????和物理方程計算柔性體模態應力矩陣;式中,為柔性體應變矢量,為柔性體應力矢量,B為柔性體應變矩陣,為節點自由度向量,E為柔性體彈性矩陣,為柔性體模態矩陣;
2)、構建三維仿真路面模型;
3)、基于高速履帶車輛整車系統剛柔耦合模型進行動力學仿真,計算三維仿真路面環境下車輛整車系統的結構動態響應;
4)、通過模態應力和模態坐標的線性疊加計算得到柔性體的動態應力,,由柔性體的動態應力計算得到車輛整車系統節點的動態應力時間歷程。
其中,所述高速履帶車輛的推進子系統模型分別為主動輪、負重輪、誘導輪、托帶輪和履帶。
其中,所述高速履帶車輛的懸架子系統模型分別為平衡肘、扭力軸、減振器和限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0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文件解鎖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全鋁制家具柜體邊框斜拼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