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2412.0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5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謝桂娣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鍛壓機床廠 |
| 主分類號: | B22D18/02 | 分類號: | B22D1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1 江蘇省鎮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合金 液態 鍛制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電氣化高速鐵路接觸網零部件的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屬于機械加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電氣化高速鐵路接觸網零部件產品通常采用鑄造工藝或金屬模鍛工藝制造,采用鑄造工藝生產的產品容易產生縮孔、縮松、組織粗化,缺陷多,不利于機械強度的提高,不能保證高速列車的行車安全要求;而采用模鍛工藝生產對有些較復雜的幾何形狀的產品又無法完成,且能源消耗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電氣化高速鐵路接觸網零部件的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能夠消除鑄造工藝產生的缺陷提高產品機械強度,并且能夠生產復雜幾何形狀的產品。
技術方案:一種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具體模鍛工藝步驟如下:
a)鋁合金原料的熔煉,同時對模具進行準備和預熱;
b)合模;
c)鋁水澆注;
d)施壓;
e)開模取件。
所述的熔煉包括以下步驟:
a)熔化前的準備工作;
b)裝料;
c)加熱熔化;
d)鋁水精煉;
e)檢測、調整成分;
f)調整爐溫;
g)保溫待用。
所述澆注包括慢壓射和快壓射,慢壓射壓力為12兆帕,慢壓射速度為0.2-0.4米每秒;快壓射速度為0.8-1米每秒;整個壓射時間為6-8秒;保持壓力的時間為12-14秒。
鋁水澆注溫度:660℃;模具預熱溫度:180℃;模具連續工作溫度:200-220℃。
所述鋁水精煉溫度為750℃,鋁水精煉時間:15分鐘。
有益效果:能夠消除鑄造工藝產生的缺陷提高產品機械強度,并且能夠生產模鍛工藝無法加工的復雜幾何形狀的產品,因此不僅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能,而且較大的降低了能耗,節約了能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液態模鍛工藝流程圖;
圖2是熔煉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一種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具體模鍛工藝步驟如下:
a)鋁合金原料的熔煉,同時對模具進行準備和預熱;
b)合模;
c)鋁水澆注,所述澆注包括慢壓射和快壓射,慢壓射壓力為12兆帕,慢壓射速
度為0.2-0.4米每秒;快壓射速度為0.8-1米每秒;整個壓射時間為6-8秒;鋁水澆
注溫度:660℃;模具預熱溫度:180℃;模具連續工作溫度:200-220℃;
d)施壓,保持壓力的時間為12-14秒;;
e)開模取件。
所述的熔煉包括以下步驟:
a)熔化前的準備工作;
b)裝料;
c)加熱熔化;
d)鋁水精煉,所述鋁水精煉溫度為750℃,鋁水精煉時間:15分鐘;
e)檢測、調整成分;
f)調整爐溫;
g)保溫待用。
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是鑄造技術和熱模鍛技術的復合。本發明利用金屬鑄造時液態易流動成形容易的特點,結合熱模鍛技術,使金屬液在模具型腔中流動成型,并在較大的靜壓力作用下結晶凝固,并產生塑性變形,強制性地消除因金屬液態收縮、凝固收縮所形成的縮孔和縮松,以獲得無任何鑄造缺陷的各種液態模鍛件。因此液態模鍛件與鑄件相比,易于消除鑄造缺陷;與熱模鍛件相比,成形容易,所需成形力小,即鋁合金液態模鍛制造工藝充分利用了鑄造工藝和熱模鍛工藝的長處,同時也彌補了這兩種工藝的不足。采用鋁合金液態模鍛工藝制造的接觸網零部件產品有套管座、套筒雙耳、套管單耳、旋轉雙耳、定位管雙耳、定位支座、承力索座等。
液態模鍛設備有立式和臥式結構形式。采用鋁合金液態模鍛工藝制造的接觸網零部件產品的材料牌號為AlSi7Mg0.3及AlSi7Mg0.6;鋁水精煉溫度:750℃;鋁水精煉時間:15min;鋁水澆注溫度:660℃;模具預熱溫度:180℃;模具連續工作溫度:200~220℃;慢壓射壓力:12Mpa;慢壓射速度:0.2~0.4m/s;快壓射速度:0.8~1.0m/s;壓射時間:6~8s;保壓時間:12~14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鍛壓機床廠,未經鎮江市鍛壓機床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24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花盆
- 下一篇: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地鐵能耗綜合預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