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頁片置放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210362369.8 | 申請日: | 2012-09-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2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俊杰 |
主分類號: | B65D61/00 | 分類號: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077 北京市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置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矩形、可彎曲頁片的置放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頁片置放裝置普遍存在頁片固定不牢、頁片裝卸不便以及結構復雜的缺陷;其中大部分置放裝置采取頁片平直、重疊排列的置放方式,不利于排列順序不同的頁片之間與空氣、液體的均勻性接觸。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背景技術以上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頁片置放裝置,能牢靠地對頁片進行固定,安裝、卸除頁片方便;并能消除排列順序不同的頁片之間與空氣、液體接觸不均的缺陷。同時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頁片裝置上下兩端有圓盤(1)、圓盤(5),圓盤上有通透孔(8)、(11),圓盤之間有立柱(3);圓盤內側鏡像平面排列兩條以上弧度相同的螺旋弧(2)、(6),螺旋弧內端分別指向圓盤中心孔(7)、(10),螺旋弧外端內側連接或指向立柱(3)于外切點;立柱中部有與螺旋弧(2)、(6)數量相同且平行的螺旋中弧(4);螺旋中弧內端連接圓環(9),螺旋中弧外端內側連接立柱(3)于外切點。
本發明還具有以下特征:立柱(3)的斷面為圓形;立柱數量等于或多于螺旋中弧(4)數量,立柱等角度于圓盤(1)(5)外沿內排列;立柱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所置安放頁片的寬度。螺旋弧(2)、(6)及螺旋弧中弧(4)的弧內側長度大于所置安放頁片的長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螺旋弧安裝結構和頁片自身應力作用,將頁片穩固的固定在置放裝置上;頁片安裝、卸除極為方便。2、頁片采用螺旋弧循環互為前后順序的排列方式,保證了所有頁片位置的一致性,消除了排列順序不同的頁片之間與空氣、液體接觸不均的缺陷。
附圖說明
1、圓盤
2、螺旋弧
3、立柱
4、螺旋中弧
5、圓盤
6、螺旋弧
7、中心孔
8、通透孔
9、圓環
10、中心孔
11、通透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在附圖的所示實施例中,操作者將符合本裝置規格的頁片沿立柱內側推入,裝置的上下圓盤對頁片上下移動進行限制,在圓盤上平面排列的前后螺旋弧之間形成凹槽以及螺旋中弧的弧內邊對頁片的進退方向進行引導。當頁片的前端被螺旋中弧與圓環的連接處所阻止無法前進時,頁片的后端部已經處于立柱內切點位置;操作者只需稍微用力,就可將頁片后端推過立柱,并利用螺旋弧對頁片產生的應力,將頁片后端嵌入立柱與螺旋中弧的外切點夾角中。頁片就被穩固的固定在本裝置上。反之,操作者將頁片后端從立柱與螺旋中弧外端之間的夾角中推出,頁片就可以從立柱內側輕易的退出。重復以上操作,即可將裝置所有螺旋弧內安放、拆卸頁片,實現本發明之首要功能。
在附圖的所示實施例中,本發明安放的頁片,頁片采用螺旋弧循環互為前后順序的排列方式,保證了所有被安裝頁片位置的一致性,消除了排列順序不同的頁片之間與空氣、液體接觸不均的缺陷。同時圓盤中心孔、通透孔可充分增加頁片與液體、空氣的流動性,消除了頁片不同部位與空氣、液體接觸不均的缺陷;實現本發明之重要功能
如以上實施例,本發明不僅可單獨使用,并可串聯使用。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用性強。可滿足不同領域中頁片與液體、氣體接觸狀態下的短期置放需要。
當然,上述舉例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做出的改進、變化和發展,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俊杰,未經劉俊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23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軸承保持架振動給料器
- 下一篇:虛擬慣性可控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