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2053.9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35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占勇;任劍明;周婷;董方;李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B37/08 | 分類號: | 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穎 |
| 地址: | 2640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糖 硫酸 酯希夫堿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日化領域及醫藥行業,具體的說是一種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殼聚糖(Chitosan)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再生、無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良好的天然氨基多糖,其自身及其衍生物具有許多獨特的生理、藥理功能性質,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農業、日化、環保等多種行業領域中。殼聚糖本身特殊的結構和性質,具有殺菌、抑菌活性,以及無毒、無污染的特性,可以作為修飾的對象以期開發出二次先導化合物。殼聚糖硫酸酯與殼聚糖相比除具有多種更好的生物活性外,還具有非常好的水溶性,但是很少有對殼聚糖硫酸酯進行進一步修飾的產品。所以,對殼聚糖進行進一步的修飾,具有很大的開發前景。
原兒茶醛為一種主要從植物中提取的含有酚羥基的活性化合物,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等活性。可以在食品、醫藥、化狀品工業中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分子量低,使得原兒茶醛穩定性差。已有文獻報道將小分子活性化合物接入高分子化合物上,可以提高其穩定性,起到增效作用,擴大其應用范圍。
同時殼聚糖做為多羥基化合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而殼聚糖硫酸酯與殼聚糖相比除具有更好抗氧化性外,還具有良好水溶性這一特點。針對殼聚糖三甲基季銨鹽的抗氧化性,接入具有良好抗氧化性的活性基團,有望得到更高活性的殼聚糖衍生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及其合成方法和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由殼聚糖硫酸酯化,硫酸酯化后氨基與原兒茶醛反應所得,如式(1)所示,
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的合成方法,首先殼聚糖進行硫酸酯化,硫酸酯化后產物上氨基與原兒茶醛在過量的濃度為20%-100%乙醇溶液中以20—60℃條件下反應1-8h,純化后即得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所述原兒茶醛的摩爾量是殼聚糖硫酸酯的1-3倍。
合成過程中,首先將殼聚糖2位氨基經鄰苯二甲酸酐保護,在用過量酯化劑將殼聚糖的3位與6位羥基全部硫酸酯化,其次將硫酸酯化后產物進行脫除2位氨基保護,最后將脫除2位氨基保護的硫酸酯化后產物與原兒茶醛反應,即得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
所述殼聚糖分子量在1-70萬之間,脫乙酰度為80-100%。
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為:本發明所得化合物殼聚糖硫酸酯希夫堿與殼聚糖相比,其抗氧化性得到很大提高。因為原兒茶醛就是就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而將其接入殼聚糖硫酸酯時,并未破壞其主要起抗氧化性的活性官能團—酚羥基,故而能提搞殼聚糖的抗氧化性。以上增強了殼聚糖生物活性,以及水容性,起到增效作用,擴大了其應用領域,可在食品、化狀品等日化領域廣泛應用。
同時在本發明合成工藝步驟簡單,成本較低、所需設備及原料易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合成路線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殼聚糖的紅外光譜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殼聚糖硫酸酯紅外光譜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殼聚糖硫酸酯原兒茶醛希夫堿的紅外光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再以實施例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給出本發明的實施細節,但并不旨在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殼聚糖硫酸酯原兒茶醛希夫堿為(式1)所示化合物
合成路線
本實施例按以上合成路線合成目標化物。
(1)合成化合物(一):在氮氣保護下,5g殼聚糖與10g鄰苯二甲酸酣在120mL?95%N,N-二甲基甲酰氨溶劑中反應8h,反應溫度為120℃。反應結束后,將反應液傾入1000mL冰水混合物中,將產物析出。所得產物經用無水乙醇索式提取純化72h后,60℃真空干燥得化合物(一)8.5g。
(2)合成化合物(二):10m?L氯磺酸滴加入60mL吡啶中,在冰水浴中反應40分鐘后,反應液溫度升高至100℃。再取5g化合物(一)加至其中,并在100℃條件下反應3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反應液傾入200mL水中,待反應液與水充分混容后,將所得溶液倒入500mL無水乙醇中,化合物(二)析出。所得產物經用無水乙醇洗兩次后,60℃真空干燥得化合物(二)7.3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205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