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材的水冷方法及采用該水冷方法制得的鋼材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1907.1 | 申請日: | 2006-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1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若林久干;近藤泰光;明石透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1D1/60 | 分類號: | C21D1/6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楊光軍;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材 水冷 方法 采用 法制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0680015657.9、發明名稱為“鋼材的水冷方法及采用該水冷方法制得的鋼材”、申請日為2006年4月5日、進入中國國家階段日期為2007年11月8日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控制被加熱的鋼材的氧化膜厚度的水冷方法及采用該水冷方法制得的鋼材。
背景技術
鋼材在鑄造后在熱和/或冷態下被加工,制成制品形狀后實施退火。已退火的鋼材對表面實施化學轉化處理或鍍覆。該場合,若表面生成氧化膜,則化學轉化處理和鍍覆不能充分地進行,其后的涂裝性、鍍層的粘附性和耐腐蝕性遭到損害。因此,退火了的鋼材必須在無氧化下進行冷卻。
在無氧化下冷卻鋼材的場合,在氮等非氧化性氣體中進行。原因是若氣體內含有氧等氧化性氣體,鋼材會被氧化的緣故。
作為冷卻介質使用水時,由于水本身為氧化性,因此不能避免鋼材的氧化。然而,在鋼材的厚度厚、或者需要較快的冷卻速度的場合,使用氣體的冷卻不能得到所需要的冷卻速度,需要使用水的冷卻。這種場合,為了除去鋼材表面生成的氧化膜,退火后需要酸洗等的后處理。
作為對鋼材進行水冷時的無氧化冷卻方法,曾提出了降低冷卻水中的溶解氧(脫氣)的方法。
特開昭54-24211號公報曾提出了冷卻中使用通過沸騰而先進行了脫氣的水的方法;特開昭57-198218號公報曾提出了將冷卻水中的溶解氧濃度降到0.01ppm以下而進行冷卻的方法;另外,特開昭61-179820號公報曾提出了具有脫氣設備的冷卻設備。
水冷中的鋼材氧化有:以溶解氧為氧源進行的氧化、和由冷卻水本身引起的氧化,但上述專利文獻未理睬這些氧化作用而提出了只降低溶解氧的方案。
特開昭63-7339號公報,考慮到存在由溶解氧及水引起的氧化的情況,為了降低由水引起的氧化而提出了電化學的方法。
然而,現有技術并沒有:區別由水中溶解氧引起的氧化膜的厚度、和由與被加熱的鋼材接觸而產生的水蒸氣(即,冷卻水本身)引起的氧化膜的厚度,特定對各個氧化膜的厚度造成影響的因素,定量地弄清各個氧化膜的厚度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
發明內容
如上所述,在厚鋼材的冷卻或需要較快的冷卻速度的冷卻中,需要使用水的冷卻,但使用水的冷卻需要除去用于除去鋼材表面生成的氧化膜的酸洗等的后處理。
因此,本發明提供在水冷后不需要除去氧化膜的后處理的鋼材的水冷方法、及采用該水冷方法得到的鋼材。
本發明者們詳細地調查了含有溶解氧的水所引起的氧化現象的結果,可正確地探求氧引起的氧化和水蒸氣引起的氧化的作用,還可探求外觀干凈、不會妨礙化學轉化處理和鍍覆處理的氧化膜厚度的極限。即,可探求可降低表面氧化膜厚度以便外觀干凈、不會妨礙化學轉化處理和鍍覆處理的水冷條件的適宜范圍。
本發明是對被加熱的鋼材進行水冷的水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式控制在鋼材表面上生成的氧化膜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未經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19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酯化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無硼玻璃纖維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