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濃度漸變的球形富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1787.5 | 申請日: | 2012-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1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先友;楊秀康;鄒貴山;胡亮;舒洪波;劉黎;胡海;袁好;魏啟亮;胡本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1105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濃度 漸變 球形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濃度漸變的球形鋰離子電池富鋰正極材料,通式為xLi2MnO3·(1-x)LiMO2,式中M為Mn、Ni、Co的一種或一種以上,0<x<1;該材料的外觀形貌為球形顆粒,單個球形顆粒中Mn的摩爾濃度由內到外逐漸增加,Ni和Co的摩爾濃度由內到外逐漸降低。
2.一種制備濃度漸變的球形鋰離子電池富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鎳鹽、鈷鹽、錳鹽配制成總金屬離子濃度為0.1-3.5mol/L的混合鹽溶液A,其中Mn∶Ni∶Co的摩爾比為x∶y∶1-x-y,其中0<x<1,0≤y<1;將錳鹽配制成總金屬離子濃度為0.1-3.5mol/L的錳鹽溶液B;
(2)分別配制濃度為0.1-10mol/L的堿溶液和濃度為0.1-10mol/L的氨水溶液;
(3)采用控制結晶共沉淀法,將錳鹽溶液B通過恒流泵逐漸加入到混合鹽溶液A中,攪拌均勻,與此同時,將混合鹽溶液A、錳鹽溶液B的混合溶液通過恒流泵加入到反應釜中,通過這種加料方式,加入到反應釜內的混合溶液中Mn的濃度逐漸增大,Ni和Co的濃度逐漸降低;用堿溶液作為配位劑、氨水作為絡合劑也同時并流加入到反應釜內,控制反應釜內的攪拌速度為50-1500rpm,反應溫度為30-70℃,pH值為7.0-12.0之間,使之結晶沉淀生成球形顆粒[MnxNiyCo1-x-y](OH)2或[MnxNiyCo1-x-y]CO3前軀體;
(4)將[MnxNiyCo1-x-y](OH)2或[MnxNiyCo1-x-y]CO3前軀體進行過濾、洗滌、干燥,與鋰源化合物按鋰的摩爾數和Ni、Mn、Co總摩爾數之比為n∶1的比例均勻混合,其中1≤n≤5;在空氣氣氛下于400-600℃預燒4-12h,升溫到750-1000℃后保溫6-24h,再冷卻至450-750℃退火0-12h,最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濃度漸變的球形富鋰正極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濃度漸變的球形富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鎳鹽是硫酸鹽、硝酸鹽、氯化鹽或乙酸鹽中的一種或其混合鹽;鈷鹽是硫酸鹽、硝酸鹽、氯化鹽或乙酸鹽中的一種或其混合鹽;錳鹽是硫酸鹽、硝酸鹽、氯化鹽或乙酸鹽中的一種或其混合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濃度漸變的球形富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結晶共沉淀法是氫氧化物共沉淀法或碳酸鹽共沉淀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濃度漸變的球形富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碳酸鈉、碳酸氫鈉或碳酸氫氨中的一種或其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濃度漸變的球形富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鋰源是碳酸鋰、氫氧化鋰或硝酸鋰中的一種或其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178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丁香菌酯與嘧霉胺的農用殺菌組合物
- 下一篇:快速動力式醒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