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壓試驗防爆房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1597.3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3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潘建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4H5/02 | 分類號: | E04H5/02;E04H9/14;E04B2/58;E04B1/98;E06B5/12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 |
| 地址: | 21408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壓 試驗 防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試驗用的防爆裝置領域,尤其涉及氣壓試驗的防爆房領域。?
背景技術
氣壓試驗是指用高于壓力容器設計指標的壓力來檢測壓力容器能否符合質量要求。試驗中,質量不合格的壓力容器可能受壓發生爆炸,危及試驗場所及其附近的操作人員生命安全,同時會損壞其他設備。防爆房可以用來阻擋氣壓壓力試驗中爆炸時飛射的碎片和沖擊,保護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我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ZL200720189879.4中公開了一種防爆組合墻,外部使用鋼板,內部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但是混凝土在凝固后與鋼板形成剛性連接,發生爆炸時不能夠有效吸收沖擊,防爆效果有較大損失。此外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ZL200720076444.9中公開了一種能降低室內爆炸破壞力的泄壓窗,在防爆房內發生爆炸時可以使防爆螺栓自動斷裂,使得窗頁可以自動打開,平衡室內外氣壓,但是爆炸產生的容器碎片可能從泄壓窗中飛出,造成其他傷害。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防爆房防爆效果差的問題,進行研究改進,提供另一種氣壓試驗防爆房,它能夠吸收爆炸發生時的沖擊,同時快速泄壓并能夠防止爆炸碎片從泄壓窗中飛出。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氣壓試驗防爆房,包括墻體、頂蓋、防爆移門,所述墻體包括結構鋼架,所述結構鋼架的內側壁和外側壁上分別覆蓋有內面板和外面板;所述結構鋼架另外兩側壁與內面板和外面板合圍成的空間中填充有阻尼砂;所述頂蓋上開設有泄壓口,所述泄壓口上安裝有泄壓窗。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所述阻尼砂的成分包括水泥95~105份、中沙60~70份、珍珠巖18~22份以及水28~32份;
所述泄壓窗包括安裝于所述泄壓口周側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支撐所述泄壓窗的頂蓋,兩個所述支撐柱之間的側壁間安裝有向下傾斜的格柵片,構成排氣格柵;
所述結構鋼架呈網格狀,由矩形鋼管沿縱向及橫向焊接而成;
所述防爆移門安裝于所述墻體的內側,防爆移門的內部裝置有所述結構鋼架,所述結構鋼架的內側壁和外側壁上分別覆蓋有內面板和外面板;所述結構鋼架另外兩側壁與所述內面板和外面板合圍成的空間中填充有所述阻尼砂;
所述防爆移門的外側裝置有鎖定插銷,所述頂蓋上裝置有報警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墻體中的主要防爆材料為阻尼砂,與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相比,阻尼砂吸收沖擊的能力更好,其原因在于:
阻尼砂的微粒在受到沖擊時,其中的組分會分散開來,成為水泥、中沙、珍珠巖的顆粒或微粒,所屬顆粒或微粒之間發生相對滑動和碰撞,由于微粒的數目非常多,這一過程會消耗大量沖擊能量,使得能量在微觀層面上得以釋放;從宏觀上來說其表現為墻體局部變形,能量被消耗在了阻尼砂內部;
現有防爆房的混凝土在受到沖擊時,能量會先將混凝土撕裂,然后使得混凝土碎塊之間發生相對滑動的碰撞,由于碎塊的質量大、數量少,能量只能宏觀的形式釋放,表現為墻體開裂、混凝土開裂并飛出,對現場人員造成相當大的威脅。
2、氣壓試驗的容器內部壓力較大,發生爆炸時防爆房內的氣壓較高,在頂蓋設置泄壓口后可以快速平衡室內外氣壓,保證防爆房的安全。
3、泄壓窗上裝置有排氣格柵,在平衡室內外氣壓的同時還能夠阻擋防爆房內容器爆炸產生的碎片,保證現場人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墻體局部剖視,其中一個泄壓口上的泄壓窗未畫出。
圖2是本發明的墻體局部的截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泄壓窗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15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蟲草冷卻架
- 下一篇:真空波紋管繼電器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