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索星卡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1405.9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3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任大;任鴻翔;丁勇;陳麗寧;尹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27/04 | 分類號: | G09B27/04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6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索星卡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星體觀測工具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索星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索星卡是一種供觀測者選星和認星的星體觀測工具,通常一套索星卡包含北南兩塊地板和十三塊北南兩用的透明地平坐標網片,可供緯度介于0°-60°之間的測者選星和認星之用。現有的制作索星卡的方法,制作出的索星卡功能比較單一:一套索星卡只能使用單一的方法認星,對于掌握其它認星方法的使用人群來說,使用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提出的一種索星卡的制作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S100.查詢兩相鄰閏年中間一年的天文歷,記錄在該年十二個月中每顆常見恒星每個月在天球中所處的位置,根據記錄每顆常見恒星的十二個位置計算每顆常見恒星在該年的平均位置;
S200.采用正軸等距方位投影,將得到的北天球和南天球中每顆常見恒星的平均位置分別投影在兩片底板上,記錄北天球恒星星圖投影的底板作為北底板,記錄南天球恒星星圖投影的底板作為南底板;
S300.在所述南北底板上刻畫赤經刻度圈、天赤道映像、黃道映像和平太陽刻度圈;
S400.選擇特定緯度對應的地平坐標網,將該地平坐標網每個節點的地平坐標轉換成赤道坐標,使用正軸等距方位投影將地平坐標網的每個節點投影在透明板上,使用平滑曲線連接每個節點的投影作為該緯度的地平坐標網投影,該透明板作為透明坐標網片;
S500.在所述透明坐標網片上刻畫-6°高度平行圈和地方平時刻度圈。
所述步驟S2中,對于采用赤道坐標(Dec,RA)表示位置的星體,利用公式:
式中:令Dec始終為正值,兩個參量hemi、ns,當投影中心為天北極時hemi取1,為天南極時取-1,當赤緯為北赤緯時ns取1,為南赤緯時取-1;r為投影面的半徑;
將所述常見天體的赤道坐標(Dec,RA)轉換成極坐標(ρ,θ)后,按極坐標(ρ,θ)標注在所述南北底板上,完成常見星體的投影。
所述步驟S4中,從0°緯線開始以5°為間隔,制備分別對應0°緯線至60°緯線的十三片透明網片,按步驟S400-S500所述方法,將對應緯度的地平坐標網格投影在十三片透明網片上。
所述步驟S4中,對于特定緯度地平坐標(h,A)網格的節點使用公式:
式中:為當前緯度,h為當前緯度中某一地平坐標網格節點的高度,A為所述地平坐標網格的方位,
將地平坐標(h,A)轉換成第二赤道赤道坐標(Dec,RA),使用所述公式:
將所述的第二赤道坐標(Dec,RA)轉換成極坐標(ρ,θ),標注在網片上,完成投影。
對于所述星圖邊緣半徑小于所述赤經刻度圈的半徑。
所述步驟S300中包括如下步驟:
S301.繪制天赤道映像圈:在所述南北底板的中心為圓心,以所述星圖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做圓,即為天赤道映像圈;
S302.繪制赤經刻度圈:在所述南北底板上選擇一點作為赤經刻度圈的起點,在所述北底板上沿逆時針方向,南底板沿順時針方向在南北底板上標出0°~360°刻度,即為赤經刻度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事大學,未經大連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140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推拉式平板電腦鍵盤套包
- 下一篇:便于檢測的計算機網絡分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