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58219.X | 申請日: | 2012-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6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獻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獻奎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濕疹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癥,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皮膚病、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濕疹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皮膚病,治療需要專用藥如濕康,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征。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
本發明的方案如下: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烏梅22-38g,防風22-38g,甘草20-40g,茵陳蒿30-50g,枝子4-18g,大黃3-20g,桂枝4-15g,白芍4-15g,生姜3-18g,大棗3-18g。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其優選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烏梅25-35g,防風25-35g,甘草25-35g,茵陳蒿35-45g,枝子5-15g,大黃5-15g,桂枝6-12g,白芍6-12g,生姜6-15g,大棗6-15g。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烏梅30g,防風30g,甘草30g,茵陳蒿40g,枝子10g,大黃10g,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棗10g。
藥理分析,本發明中,烏梅:酸,溫。入肝、脾、肺、大腸經。收斂生津,安蛔驅蟲。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胬肉。
防風:辛甘,溫。入膀胱、肺、脾經。發表,祛風,勝濕,止痛。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
甘草:甘,平。入脾、胃、肺經。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茵陳蒿:苦辛,涼。入肝、脾、膀胱經。清熱利濕。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配梔子、大黃治陽黃;配附子、干姜治陰黃。
枝子:甘,平。入心、肝二經。潤肺清熱,利水通淋。治肺熱咳嗽,百日咳,鼻衄,淋病。
大黃:苦,寒。入胃、大腸、肝經。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療瘡,湯火傷。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桂枝:辛甘,溫。入膀胱、心、肺經。發汗解肌,溫經通脈。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酸疼,胸痹痰飲,經閉癥瘕。
白芍:苦酸,涼。入肝、脾經。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生姜:辛,溫。入肺、胃、脾經。發表,散寒,止嘔,開痰。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
大棗:甘,溫。入脾、胃經。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贓躁。
本發明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制劑,采用文火煎煮,過濾后濃縮,裝入瓶內,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內加入10ml的蜂蜜,封裝備用。
用法用量: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組方合理,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療濕疹,消除患者病痛。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烏梅25g,防風30g,甘草32g,茵陳蒿40g,枝子10g,大黃8g,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棗10g。
典型病例:張某,男,2歲,大腿及小腿處出現紅色濕疹已經二周,服用實施例1所述的藥方10天后,癥狀緩解,繼續原方服用15天后,癥狀消失。
實施例2
烏梅22g,防風25g,甘草30g,茵陳蒿40g,枝子10g,大黃10g,桂枝9g,白芍6g,生姜6g,大棗10g。
典型病例:李某,男,2歲,屁股處出現紅色濕疹已經一周,服用實施例1所述的藥方5天后,癥狀緩解,繼續原方服用10天后,癥狀消失。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獻奎,未經張獻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82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藍寶石管的拋光方法
- 下一篇:一種有機硅消泡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