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漆廢氣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58034.9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2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屠有軍;羅軍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明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4 | 分類號: | B01D53/74;B01D53/72;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關壽;湯時達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漆 廢氣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制鏡生產線的油漆廢氣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制鏡噴漆加工過程的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其化學組分復雜,且產品的原料不同,成分和濃度不一,只能按目前行業治理的現狀分析數據。其中主要需要控制的是甲苯和二甲苯所含比率。另外,在打磨臺打磨加工時還會同時產生粉塵廢氣。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有機廢氣治理方法主要有蓄熱式催化燃燒法、吸附脫附催化法,吸附脫附催化法使用成本比較高,長期運行效果不穩定,呈波浪形,投資較高、管理復雜,有二次污染,屬傳統工藝;而蓄熱式催化燃燒法所用的設備投資較高,占地面積大,維護復雜,需專業人員操控,局限高濃度廢氣為主,需要預熱,熱損失嚴重。?
目前空氣廢氣處理中已經出現了通過等離子凈化器凈化的工藝,等離子有機廢氣凈化器工作原理:運用超高壓脈沖電暈技術,當有面廢氣進入高壓電場模塊內,高壓電場發生器在工作電壓的脈沖電暈作用下,發生強烈的輝光放電,電塊模板內遍布強紫光,有機廢氣中的有機物在強紫光作用下,可在極短的時間(ns)內,廢氣瞬間被激活,自由能猛增成為活化分子,這些活化分了在發生頻繁碰撞的瞬間,將動能轉化成為分子內部的勢能,原有化學鍵發生斷裂,生成新的無害單一原子氣體,從而達到凈化目的。經反應后,有害的HC化合物轉化為無毒的CO2和H2O,但等離子凈化應用于制鏡工藝中的油漆廢氣處理還存在相應問題需要解決,如油漆廢氣處理風量較大、廢氣溫度高、廢氣中存在水霧(進入等離子凈化器的廢氣應盡量避免存有水分子)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缺陷,采用等離子凈化方法,提供一種運行效果穩定、成本低的油漆廢氣處理工藝。?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漆廢氣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除塵,油漆廢氣被管道收集后經空氣過濾器過濾除塵;(2)循環水冷,除塵后的廢氣通過布有水冷管道的通道降溫;(3)等離子凈化,廢氣通過低溫等離子凈化器,通過超高壓脈沖電暈,有機廢氣輝光放電,轉化為?和;(4)引風排出;以上步驟均在封閉通道中進行,廢氣在引風機作用下從收集管道進入并從排放煙囪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中空氣過濾器濾芯材質為玻璃纖維及膠版紙;其初阻力230~240Pa,容塵量為500~1000g。?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廢氣初始溫度為100~105°C,經循環水冷后的溫度為55~60°C。?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引風機引風量為50000~70000,額定功率為37KW。?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排放煙囪的出口離地面高度為15~18m。?
進一步地,油漆廢氣中的有害物在入口處的濃度為150~200。?
為適應制鏡生產線中的多道噴漆工藝,本發明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方案:由至少兩路設備分別完成步驟(1)~步驟(4),其中為步驟(2)供水的循環水池共用,循環水從循環水池依次經過防腐離心泵、冷卻塔、水冷管道流回循環水池。?
進一步地,循環水池內設有水位報警裝置、引水裝置以及除渣裝置。?
進一步地,步驟(1)中的空氣過濾器和步驟(2)中的水冷管道均設置于豎直放置的紡錘形除塵塔內;除塵塔頂部通過封閉管道連接橫向放置的等離子凈化器,等離子凈化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別設置向等離子凈化器內部擴張的喇叭形連接口,等離子凈化器的處理風量為60000~80000;引風機設置在用于完成步驟(4)的排放煙囪內。?
為裝配方便及保證密閉性,除塵塔、等離子凈化器及排放煙囪的相互連接的端口設有可伸縮的柔性管道連接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工藝簡單迅速,凈化率高;2)多路設備同時運行,以配合制鏡生產線中的多道噴漆工藝;3)設備使用方便,隨時開機,隨時使用,不需要預熱過程,只要噴房開始工作,廢氣處理隨之啟用;4)運行費用低,運行狀態穩定,成本低。 ?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采用的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明玻璃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大明玻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80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