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57715.3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9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雅偉;張杰;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雅偉;張杰;李明 |
| 主分類號: | A63B69/00 | 分類號: | A63B6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1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橄欖球 司克蘭 訓練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體育訓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
背景技術
英式橄欖球比賽中,司克蘭的目的是在有輕微違規或比賽暫停后,使比賽迅速、安全、公平地重新開始。司克蘭在場內組成,它是由兩隊各3名隊員(七人制)或8名隊員(十五人制)各夾扎成一排或前后三排,各讓自己前排隊員頭頭不相臨地與對方互相頂架成一隧道,以便傳峰把球投入其中,讓對方前排隊員能夠靠任意一單腳鉤球,爭取占球的一種架構。在比賽中,兩隊隊員相互用推頂力爭奪球權,而這種兩隊的推頂的強弱來自動作正確的姿勢和平時的正確的訓練,正確的訓練需要有使身體安全的耐久架構輔助設備,才能達到正確的技術要求并能發揮出最大的推頂力,獲得到瞬時球權優勢,目前我國現在還沒有對這種設備進行研制和生產,但是目前現有的司克蘭訓練器,在實際的使用時,由于力量大小無法準確控制,容易造成頸部、耳部和面頰的損傷,同時由于力量對比失衡導致崩塌或者潰散,從而無法進行放球、鉤球、推進和取球等各環節的練習。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司克蘭訓練器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司克蘭訓練器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司克蘭訓練器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司克蘭訓練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便于開展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將訓練與監控集中于一體,從而更加適于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包括:
推力測力裝置,用于測量并且傳遞訓練中肩部的推力信號;
等速蹬里測力裝置,用于測量并且傳遞訓練中下肢的蹬力信號;
控制分析裝置,用于接收推力測力裝置所采集的推力信號以及等速蹬里測力裝置所采集的蹬力信號,并且控制推力測力裝置和等速蹬里測力裝置。
前述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其中,所述的推力測力裝置包括固定在訓練器上的側板,該側板上設置有頭放置孔和用于測力的三向傳感器。
前述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其中,所述的等速蹬里測力裝置包括設置有滾輪的足蹬地監測及變阻跑臺,該足蹬地監測及變阻跑臺上設置有三向力傳感器,該滾輪通過私服電機控制連接。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采用本發明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能夠實時監測運動員在做司克蘭技術動作時的力量分布,達到實時監控、診斷和糾正司克蘭訓練動作,以達到司克蘭技術動作的量化、細化訓練,更好的提高橄欖球司克蘭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特殊結構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便于開展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將訓練與監控集中于一體。其具有上述諸多的優點及實用價值,并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表或使用而確屬創新,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司克蘭訓練器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而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橄欖球司克蘭訓練器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雅偉;張杰;李明,未經宋雅偉;張杰;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77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