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復雜鹽巖井工、水溶聯(lián)合造腔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57318.6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8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屈丹安;任松;姜德義;陳結;楊春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7/16 | 分類號: | E21F17/1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鹽巖井工 聯(lián)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鹽巖地下儲庫造腔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復雜鹽巖井工、水溶聯(lián)合造腔方法。
背景技術
????相對其它儲備方式,鹽巖以其良好的蠕變、低滲透率及損傷自我恢復的特性,而被公認為能源儲存、高放射核廢料永久性處理的最理想的介質(zhì)。鹽巖易溶于水,利用水溶造腔技術可以實現(xiàn)地面水溶開采鹽巖建造地下鹽穴,水溶造腔具有施工易、工序簡、投資少、效益高的優(yōu)點,因而水溶開采目前是鹽巖地下儲庫造腔的主要手段。目前,國外地下鹽巖儲庫幾乎都建在巨厚鹽丘中,而我國可建地下儲庫的鹽巖均為層狀鹽巖,具有厚度薄、夾層多、品位低、埋深大(湖北云應巖層埋深為1000m)的特點。相比之下我國地下巖鹽儲庫建設難度更大、運行風險更高。我國在多夾層鹽巖地層中利用水溶技術建造能源地下儲庫時,因夾層的存在使得溶腔腔體形狀很難控制,加上國內(nèi)鹽巖品味較低,雜質(zhì)分布不均使得水溶造腔時腔體形狀不均勻擴展,導致溶腔形狀畸形。設計造腔段的巖鹽、石膏、芒硝、泥巖等為薄互層且交錯頻繁,難以找到較厚的適合建槽的鹽層段,致使鹽穴建造成腔難,鹽穴腔體的形狀難以控制。特別是針對部分不溶厚夾層,當腔體形狀擴展到一定階段時,夾層大面積懸空在鹵水浸泡一定時間后出現(xiàn)無征兆的突然垮塌,一般會造成套管的砸彎或砸斷、腔內(nèi)鹵水壓突然增大從而引發(fā)一系列次生災害。水溶技術在我國多夾層鹽礦地層中造腔時,因鹽巖品位低(國內(nèi)鹽巖的可溶物平均含量一般小于80%,夾層多為難溶和不溶物)含有很多不溶物,鹽巖中和夾層中的大量不溶在造腔過程中絕大部分沉積在腔體底部,根據(jù)現(xiàn)有造腔工程中的測井資料顯示,不溶物在鹵水中浸泡膨化后的體積占整個造腔體積的50%左右,造成溶腔體積嚴重損失,而間接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損傷一般超過50%。另外部分不溶物套管中排出時,極易造成套管堵塞,促進鹵水在套管內(nèi)結晶,最終影響造腔進度。
綜上所述,現(xiàn)有水溶造腔方法存在如下不足:一、腔體形狀難以有效的適時控制;二、在多夾層的情況下,難以保證腔體的穩(wěn)定性;三、不溶物沉積占到腔體體積50%左右,嚴重影響腔體利用率;四、高不溶物含量巖鹽中水溶法造腔建槽十分困難。
?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提高腔體空間利用率的復雜鹽巖井工、水溶聯(lián)合造腔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復雜鹽巖井工、水溶聯(lián)合造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巖鹽儲庫選址,按正六邊形布置儲庫水溶鉆井;
2)、水溶鉆井鉆穿目標巖鹽層;
3)、在正六邊形中心布置井工豎井;
4)、井工豎井開挖至目標巖鹽層底部,使井工豎井底部與水溶鉆井底部的連線坡度大于1%;
5)、在井工豎井底部向水溶鉆井底部開挖連通巷道;
6)、在水溶鉆井底部巖鹽層中采用人工切割方式進行建槽;
7)、切割下來的巖鹽通過連通巷道和豎井運至地面;
8)、建槽結束后,在連通巷道豎井端安裝高壓密封閥門;
9)、關閉閥門,采用水溶法繼續(xù)建造溶腔;
10)、在水溶造腔過程中,打開連通巷道密封閥門,將溶腔底部不溶物排放至豎井底部;
11)、采用提升或多級抽放的方式將不溶物排至地表;
12)、溶腔建造完畢后,永久性密封連通巷道。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可以解決高不溶物含量巖鹽中水溶法造腔難以建槽的問題,確保我國可用巖鹽儲庫選址;在相同地質(zhì)條件下本發(fā)明可以提高90%以上的腔體可用容積;一口豎井可以供6個儲庫使用,本發(fā)明的整體經(jīng)濟性高于單純的水溶造腔法。
附圖說明
圖1為復雜鹽巖井工、水溶聯(lián)合造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豎井分布的示意圖;
圖3為豎井開挖、巷道布置和造腔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人工開挖建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水溶造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豎井;?2—巷道;?3—密封閥門;?4—槽;?5—溶腔;?6—油墊層;?7—技術套管;?8—中間管;?9—中心管;?10—蓋層;?11—鹽巖地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復雜鹽巖井工、水溶聯(lián)合造腔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巖鹽儲庫選址,按正六邊形布置儲庫水溶鉆井(如圖1所示)。
2)、水溶鉆井鉆穿目標鹽巖層。
3)、在正六邊形中心布置井工豎井(如圖2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jīng)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73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微型鏡頭模塊
- 下一篇:周轉箱及其折疊使用方法
- 中繼網(wǎng)絡中的聯(lián)合方法、系統(tǒng)、中繼站及移動臺
- 中繼網(wǎng)絡中的聯(lián)合方法、系統(tǒng)、中繼站及移動臺
- 便攜信息終端、以及便攜信息終端的控制方法
- 電法與地震同步聯(lián)合反演方法及系統(tǒng)
- 銀行聯(lián)合放款的放款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zhì)
- 一種基于自主學習群搜索算法的聯(lián)合調(diào)度方法及系統(tǒng)
- 一種基于多目標種群群搜索算法的聯(lián)合調(diào)度方法及系統(tǒng)
- 聯(lián)合貸款中的罰息與利息結算方法、裝置、介質(zhì)和設備
- 一種基坑支護用H型鋼構件
- 用于云環(huán)境的語義元聯(lián)合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