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57079.4 | 申請日: | 2012-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1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杜詠林;龍國強;付金麗;雍楠;鄭炯;陳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麗雅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2/08 | 分類號: | D01F2/08;D01F2/10;D01D5/34;D01D5/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趙麗 |
| 地址: | 610304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色 復合 漿粕 粘膠 纖維 生產 方法 | ||
1.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包括粘膠制備、紡前注射色漿至粘膠、紡絲得到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膠制備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堿浸漬
選擇棉、木、竹復合漿粕作為原料,進行堿浸漬處理,浸漬堿的濃度為260~280g/L,浸漬溫度控制為42~44℃,浸漬時間為75~85分鐘,得到纖維素磺酸酯;
B、老成
將步驟A得到的纖維素磺酸酯進行老成處理,老成溫度控制為40~43℃,老成時間為90~100分鐘;
C、黃化
將步驟B得到的經過老成的纖維素磺酸酯進行黃化溶解處理,得到粘膠溶液,其中CS2的加入量為甲纖維素的35~37%;
D、溶解
將步驟C得到的經過黃化處理的纖維素磺酸酯進行溶解處理,具體為在8~12℃下加入除鹽水進行充分溶解,再通過常規工藝的研磨得到粘膠;
E、脫泡、熟成、過濾
將步驟D得到的粘膠進行脫泡、熟成處理,再進行過濾處理,得到ɑ纖維素含量為8.9~9.2%,氫氧化鈉含量5.5~6?%,粘度45~55秒,熟成度4.5~5.5ml的紡前粘膠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木、竹復合漿粕中三種漿粕的復合比例為:竹:棉:木=55~75:15~20:10~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所述的棉、木、竹復合漿粕的指標為:粘度為10~12mpa.s、甲纖維素含量為≥93%、灰分含量為≤0.08%、鐵質含量為≤14ppm、吸堿值為530~600%、膨潤度為170~210%、定量為770~830?g/m2、水分為10~11.5%、白度為≥83%、反應性能在9mlCS2的條件下為0~250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除鹽水由過濾后的廢膠水加水稀釋后代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所述的溶解、研磨后得到的粘膠的指標為:ɑ纖維素含量為8.5~8.8%,氫氧化鈉含量為5~5.5%,粘度60~70秒,熟成度6.5~7.5m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E中,所述的過濾采用的孔徑為16~25um的不銹鋼燒結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紡絲中,酸浴包括硫酸60~80g/L、硫酸鈉200~230g/L、硫酸鋅15~20g/L、溫度為42~45℃。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種有色棉、木、竹復合漿粕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紡絲中,在由噴絲孔噴出時的一級牽伸的牽伸比為-30~-40%,塑化牽伸時的二級牽伸比為50~60%、三級牽伸比為20~30%,紡速為40~50m/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麗雅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麗雅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70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快速裝卸的機載光電平臺內框架機構
- 下一篇:一種薄荷內酯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