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55768.1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5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里卡多·達爾·坎托;亞歷山德羅·雅各布尼;托馬斯·邁耶;拉爾夫·朔梅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蘭富控股聯合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22;C02F1/6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時永紅 |
| 地址: | 丹麥比*** | 國省代碼: | 丹麥;DK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凝 提升 裝置 系統 | ||
1.一種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具有提升單元(2)和中和單元(4),所述提升單元(2)具有收集容器(6)和泵機組(9),所述中和單元(4)具有用于中和劑的接收室(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單元(2)設計為,能夠在其頂部可松脫地安裝所述中和單元(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單元(2)在其頂部具有與所述中和單元(4)的底部的形狀相匹配的形狀,從而使所述提升單元(2)的頂部(38)與所述中和單元(4)的底部能夠可松脫地彼此接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單元的頂部的形狀由所述提升單元(2)的外殼體部件(38)定義。
4.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在其底部上具有至少一個輸出口(34),以及所述提升單元(2)在其頂部上具有至少一個輸入口(18),所述輸出口(34)和輸入口(18)設置為:當將所述中和單元(4)設置在所述提升單元(2)的頂部上時,所述輸出口(34)與所述輸入口(18)相對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具有多個輸出口(34),所述提升單元(2)在其頂部具有與所述輸出口(34)的數量相對應數量的輸入口(18),所述輸入口(18)設置為:當所述中和單元(4)設置在所述提升單元(2)的頂部上時,每個輸出口(34)分別與一個輸入口(18)相對置。
6.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具有至少一個凹部(46),用于容納從所述提升單元(2)向外延伸的輸出管道(14)。
7.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在其底部上具有用于支承該中和單元(4)的支承腳(30)。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將至少一個所述支承腳(30)設計為封閉件,該密封件可以被密封地插入位于所述中和單元(4)底部上的輸出口(34)中。
9.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具有固定件,用于將所述中和單元(4)固定在壁上。
10.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具有至少一個側向輸出口(48)。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向輸出口(48)相對于優選由支承腳(30)形成的所述中和單元(4)的底部支承面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提升單元(2)的至少一個輸入口(18)相對于其底部支承面的垂直距離。
12.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和單元(4)中所述用于中和劑的接收室(20)與優選由支承腳(30)形成的所述中和單元(4)的底部支承面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提升單元(2)的至少一個輸入口(18)相對于其底部支承面的垂直距離。
13.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至少在其底部上的外圍輪廓至少與所述提升單元(2)在其頂部的外圍輪廓相對應。
14.如前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提升裝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單元(4)在所述接收室(20)上或其中具有檢測裝置(56),用于采集所述接收室(20)中中和劑的pH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蘭富控股聯合股份公司,未經格蘭富控股聯合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576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冷卻式電磁閥
- 下一篇:一種用于電磁閥與執行機構的連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