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54902.6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5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15/02 | 分類號: | A01K15/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7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剖 大型 浮游動物 裝置 | ||
1.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夾頭(2)、夾套(3)、針尖帽(4)、第一彈簧(5)、針筒(6)、外套(7)、兩個鋼球(8)及兩個第二彈簧(9);針尖帽(4)的下端中心處由下至上設有相通的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及第二臺肩孔(14),連接孔(13)的孔徑小于第一臺肩孔(12)的孔徑,第一臺肩孔(12)的孔徑小于第二臺肩孔(14)的孔徑,第一臺肩孔(12)的上臺肩端面加工一環形槽(15),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第二臺肩孔(14)及環形槽(15)同軸設置,夾套(3)由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及擋片(18)組成,環形凸臺(16)設置在第二圓柱體(17)的上端面,擋片(18)固裝在第二圓柱體(17)的外側壁上且靠近第二圓柱體(17)的下端設置,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及擋片(18)同軸設置且制為一體,環形凸臺(16)的外徑小于第二圓柱體(17)的外徑,第二圓柱體(17)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加工有相通的圓臺形孔(19)及圓柱形孔(20),圓柱形孔(20)的孔徑與圓臺形孔(19)的小端孔徑相等,夾套(3)套裝在夾頭(2)上且二者滑動連接,夾頭(2)的下端設置在夾套(3)的外部,夾套(3)套裝在針尖帽(4)的第一臺肩孔(12)內,夾套(3)的環形凸臺(16)設置在針尖帽(4)的環形槽(15)內,針尖帽(4)的下端通過夾套(3)上的擋片(18)軸向限位,夾頭(2)的上端穿過針尖帽(4)的連接孔(13)設置在第二臺肩孔(14)內,夾頭(2)外側壁的上端設有外螺紋,針筒(6)上端面的中心處由上至下設有相通的長針孔(21)、過渡孔(22)及螺紋臺肩孔(23),第一彈簧(5)套裝在夾頭(2)上且位于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內,夾頭(2)的上端與針筒(6)的螺紋臺肩孔(23)螺紋連接,夾頭(2)用于夾持解剖針(1),針筒(6)由上至下由制成一體的大直徑圓柱體(24)和小直徑圓柱體(25)組成,針筒(6)的小直徑圓柱體(25)與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滑動配合,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的外側壁沿徑向同軸設有兩個盲孔(26),每個盲孔(26)內由內至外設置有第二彈簧(9)和鋼球(8),外套(7)的內側壁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三個球面環槽(27),外套(7)套裝在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及針尖帽(4)上,外套(7)與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通過第二彈簧(9)壓縮將兩個鋼球(8)頂靠在三個球面環槽(27)中的任意一個內,夾頭(2)的下端采用分瓣式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筒(6)的上端設有圓形推柄(28),外套(7)的上端設有限位柄(2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球面環槽(27)中,位于中間的球面環槽(27)和位于下方的球面環槽(27)作為解剖針(1)工作時的兩個限位檔位,位于上方的球面環槽(27)作為解剖針(1)的針頭收入外套(7)內的限位檔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針尖帽(4)的外形由制成一體的第一圓柱體(10)和圓臺(11)構成,圓臺(11)的大直徑端與第一圓柱體(10)的下端固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片(18)為環形擋片,環形擋片固定套裝在第二圓柱體(17)的外側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490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