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手握式氣球氣筒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52574.6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5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秋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秋燕 |
| 主分類號: | F04B45/00 | 分類號: | F04B45/00;F04B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3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握式 氣球 氣筒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氣球氣筒,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握式氣球氣筒。
???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需要對氣球進行充氣,在充氣時我們一般需要在普通氣筒的出氣口加裝一個氣嘴后才能對氣球進行打氣。但是,采用上述辦法對氣球進行打氣不僅程序繁瑣,而且由于普通氣筒體積較大也不便于攜帶。
綜上所述,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需要設計出一種成本低廉、方便實用的氣球氣筒。
???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握式氣球氣筒,該手握式氣球氣筒不僅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方便實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握式氣球氣筒,該氣筒包括:內膽,所述內膽采用彈性橡膠制成,所述內膽上設有由外至內的單向進氣口,所述內膽的底部設有氣嘴;一對把手,所述一對把手包裹在所述內膽外部,所述一對把手的一端通過鉸鏈連接,一端設有一對把手柄,所述一對把手柄之間固定有一個彈簧。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所揭示的手握式氣球氣筒包括:內膽,所述內膽采用彈性橡膠制成,所述內膽上設有由外至內的單向進氣口,所述內膽的底部設有氣嘴;一對把手,所述一對把手包裹在所述內膽外部,所述一對把手的一端通過鉸鏈連接,一端設有一對把手柄,所述一對把手柄之間固定有一個彈簧。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將待充氣的氣球套在所述氣嘴上,通過不斷握緊和松開所述一對把手的手柄來重復擠壓所述內膽以對氣球進行充氣。本手握式氣球氣筒不僅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方便實用。
???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手握式氣球氣筒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揭示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茲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fā)明手握式氣球氣筒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包括:內膽10,所述內膽10采用彈性橡膠制成,所述內膽10上設有由外至內的單向進氣口13,所述內膽10的底部設有氣嘴14;一對把手11,所述一對把手11包裹在所述內膽10外部,所述一對把手11的一端通過鉸鏈連接,一端設有一對把手柄,所述一對把手柄之間固定有一個彈簧12。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將待充氣的氣球套在所述氣嘴上,通過不斷握緊和松開所述一對把手的手柄來重復擠壓所述內膽以對氣球進行充氣。因此,本手握式氣球氣筒不僅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方便實用。
????以上通過對所列實施方式的介紹,闡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構思和基本原理。但本發(fā)明絕不限于上述所列實施方式,凡是基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所作的等同變化、改進及故意變劣等行為,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秋燕,未經(jīng)蔡秋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25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