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格特隱球菌及其分離培養方法與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51852.6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6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廖萬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Q1/18;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趙青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格特隱 球菌 及其 分離 培養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格特隱球菌(Cryptococcus?gattii)及其分離培養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格特隱球菌(Cryptococcus?gattii)是一種帶有莢膜的擔子菌酵母,該菌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感染免疫正常人群。分子分型表明,其由VGI-VGIV?4種主要基因型構成。其中,VGII基因型曾在加拿大溫哥華島引起隱球菌腦膜炎的暴發流行。而我國則以新生隱球菌為隱球菌腦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隨著系統進化研究的深入,新生隱球菌格特變種現已上升至種的水平,命名為格特隱球菌(Kwon-Chung?KJ,Boekhout?T,Fell,JW,Diaz?M.Proposal?to?conserve?the?name?Cryptococcus?gattii?against?C.hondurianus?and?C.basillisporus(Basidiomycota,Hymenomycetes,Tremellomycetidae).Taxon,2002,51(4):804-806.)。
目前,我國仍缺少格特隱球菌流行病學、毒力和診治方面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分離培養純化一株格特隱球菌(Cryptococcus?gattii)S8012菌株,并提供其分離培養純化方法,以及該菌株在篩選抗真菌藥物中的應用。
在本發明的菌株S8012發現以前,我國沒有分離純化的格特隱球菌。
本發明提供了一株格特隱球菌(Cryptococcus?gattii),已于2012年4月16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編號為CGMCC?No.6018,保藏中心建立分類命名為:新型隱球酵母格特變種(Cyptococcus?neoformans?var.gattii)。
S8012菌株由長征醫院皮膚科首次從一名43歲男性隱球菌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中分離得到,其表型與中國常見的導致隱球菌腦膜炎的新生隱球菌有很大區別。通過M13單引物PCR擴增指紋分析和ITS、IGS1、RPB1、RPB2、LAC1和TEF1多位點分析顯示該菌為格特隱球菌VGI型,與澳大利亞桉樹中分離的格特隱球菌同源。在20世紀初,中國上海、浙江、廣東、廣西、江西和云南省份曾從澳大利亞引進過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這說明格特隱球菌可能是隨著桉樹的引進而進入我國。
本發明的格特隱球菌S8012,屬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銀耳綱(Tremellomycetes),銀耳目(Tremellales),銀耳科(Tremellaceae)線黑粉菌屬(Filobasidiella)。
1.形態特征:
腦脊液墨汁染色可見帶寬闊莢膜的棒形、針形、梭形及瓢形等菌體形態。
2.培養特征:
沙氏培養基上30℃培養,次日開始生長,菌落為乳白色,光滑微濕潤,邊緣整齊,中央微高,隨培養時間延長由菌落由乳白色轉為桔黃色。馬鈴薯瓊脂及米粉吐溫80瓊脂培養基培養無子囊孢子,無菌絲。咖啡酸培養基上菌落呈黑色。該菌可使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藍瓊脂培養基(CGB)培養基變藍。CGB培養基:制備甲液(甘氨酸10g,KH2PO41g,MgSO41g,thiamine?HCl?1mg,L-canavanin?sulphate?30mg,H2O?100ml,溶解各成分,pH?5.6,0.22μm濾膜除菌)和乙液(溴百里酚藍0.4g,0.01mol/L?NaOH?64ml,H2O?36ml)。H2O?880ml,乙液20ml,瓊脂20g,121℃高壓滅菌15min,冷卻到48℃后加甲液100ml,充分混合,制成平板或斜面。
3.碳源利用:
糖發酵不產生CO2。可同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山梨糖。尿素試驗陽性。
本發明的菌株經ITS1、5.8S?rDNA和ITS2區擴增測序方法:
采用真菌通用引物
上游引物ITS5:5’-GGAAGTAAAAGTCGTAACAAGG-3’(如SEQ?ID?NO:1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18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增加YQ450NQR1鋼中氮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振動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