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大豆花葉病毒病春播菜用大豆品種的培育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51132.X | 申請日: | 2012-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5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華濤;顧和平;陳新;崔曉艷;袁星星;張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張素卿 |
| 地址: | 21009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大 豆花 病毒 春播 大豆 品種 培育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抗大豆花葉病毒病春播菜用大豆品種的培育方法,屬于植物育種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專用于抗大豆花葉病毒病的春播菜用大豆新品種。
二、背景技術
農業良種的選育是提高農作物產量,改良作物品質、抗逆性等性狀的根本途徑。菜用大豆生產作為一項新興的大豆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國際市場競爭力,這是應對市場挑戰,振興中國大豆產業的重要策略。發展菜用大豆產業,一方面可以豐富城市市民的菜籃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提高農民收入,出口創匯,是一項低耗能的現代高效創匯農業,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來出口加工及國內鮮食大豆消費的快速發展,但由于現有菜用大豆栽培品種老化、產量低及抗病毒病能力差,導致菜用大豆的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缺口越來越大。江浙滬地區是我國菜用大豆的主產區和主要消費區,但鑒于江浙滬地區高溫、高濕的氣候特點,導致現有種植的菜用大豆品種病毒病高發、多發,對菜用大豆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困擾。因此,菜用大豆生產迫切需要抗病毒病能力強、品質好、產量高的菜用大豆新品種。
三、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抗大豆花葉病毒病春播鮮食大豆品種的培育方法。
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抗大豆花葉病毒病菜用大豆品種的培育方法,其技術方案如下:
A)?選擇臺灣292大豆為母本(主要特點是品質好,株型收斂,百粒重中等),用科豐1號大豆作父本(主要特點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進行人工雜交配組,獲得F0種子;
B)?將上代收獲的F0種子播種F1代;
C)?將F1代混收的單株種子種植F2代,4行區,行距50cm,株距10cm,進行產量農藝性狀鑒定,在產量比臺灣292增產幅度在5~10%的行區中選擇百粒鮮重60克以上的單株混收,進入下一代種植;
D)?將F2代混收的中選行區種子種植F3代,然后自交4代,邊自交邊選擇,4行區,行距40cm,株距20cm,從F3開始至F7代,逐代進行大豆花葉病毒病抗性人工鑒定,在產量較對照臺灣292增產幅度在5-10%的行區內選擇大豆花葉病毒病抗性0-2級、百粒鮮重60克以上的單株進入下一代育種世代再重復進行上代的選育工作,F6獲得的品系即為育成的抗大豆花葉病毒病春播菜用大豆品種。
所述自交過程中從F3開始至F6代,逐代還選擇了農藝性狀株高35~45cm、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莖節數8~12個的單株進入下一代育種世代再重復進行上代的選育工作。
育成新品系蘇鮮08-16屬春播鮮食菜用大豆,播種至青莢采收期為105天,白花灰毛,葉形披針,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38.3cm,主莖節數10.6,單株分枝2.6個,單株平均結莢31.25個,標準莢率63.09%。每公斤標準莢為345.8個,鮮莢深綠色,莢長5.8cm、莢寬1.3cm。百粒鮮重65.8克,每畝鮮莢產量700?kg以上。鮮食口感香甜柔糯,品質優良。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鑒定方法見參考文獻(智海劍,?蓋鈞鎰.?大豆對?SMV?數量抗性的表現形式與種質鑒定.中國農業科學,?2004,37(10):1422-1427)。
有益效果
本發明培育的抗大豆花葉病毒病春播鮮食大豆新品系蘇鮮08-16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品質好
蘇鮮08-16經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測定的品質結果為:最適采摘期的蛋白質含量14.35%;脂肪含量3.49%;可溶性糖含量2.13%;淀粉含量5.15%;百克鮮籽粒的游離氨基酸含量為0.419克。
(2)抗大豆花葉病毒病
對蘇鮮08-16采用人工接種的方法,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鑒定,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
(3)高產穩產,增產潛力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113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