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隔間環境密封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50802.6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7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喬治·查爾斯·豪斯爾;丹尼爾·羅納德·施瓦茲;泰勒·馬修·湯普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斯蒙德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1/26 | 分類號: | G01D11/2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吳敬蓮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間 環境 密封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涉及用于過程測量和控制的現場裝置。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在過程變送器中將電子裝置與環境影響隔離開。
背景技術
現場裝置涵蓋廣闊范圍的過程管理裝置,所述過程管理裝置測量和控制例如壓力、溫度和流量的參數。過程變送器是一種現場裝置,其與例如傳感器或致動器的換能器通信,并且還與例如計算機的遠程監控或控制裝置通信。例如,傳感器的輸出信號一般不足以和遠程監控或控制裝置有效通信。過程變送器通過從傳感器接收通信,將信號轉變成能更有效地用于長距離通信的形式(例如,調制的4-20mA電流回路信號或者無線協議信號),以及將轉變后的信號通過電流回路或者通過無線現場裝置網絡發送到遠程監控或控制裝置,而橋接上述間距(gap)。
過程變送器經常使用雙隔間殼體。在典型的雙隔間殼體中,一個隔間包含過程變送器電子裝置而另一個隔間包含接線盒以提供現場連接到過程變送器電子裝置用于例如過程控制回路配線。雙隔間殼體經常是圓筒形的,且兩個隔間背靠背布置并由中央壁分隔開。在接線盒和過程變送器電子裝置之間的電連接經過該中央壁。可以從一側接近接線盒隔間,可以從另一側接近過程電子裝置隔間。
過程電子裝置必須得到保護以避免來自外部環境的危險,例如濕氣、灰塵以及射頻干擾(RFI)。不能充分隔離過程電子裝置可能導致錯誤的信號變換、通訊中斷以及過程變送器故障。接線盒隔間偶爾在現場中偶爾被打開,使隔間和內部部件暴露至外部環境危險中。另外,容納現場連接配線的管道經常直接連接到接線盒隔間并且可能將濕氣帶到隔間內。接線盒部件一般對外部環境危險的影響不敏感,但是經過接線盒和過程變送器電子裝置之間的中央壁的電連接件可能會成為將外部環境危險帶到電子裝置隔間中的路徑。這樣,需要在兩個隔間之間的電連接的環境密封件以隔離和保護過程變送器電子裝置免于外部環境危險。
不幸地,在典型的背對背圓筒形結構的雙隔間殼體的情況中提供有效環境密封件的方案經常不適合其它雙隔間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在例如過程變送器中的由容納電纜的通路連接的兩個部件之間的環境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止動件、電纜密封套體、壓縮襯套、電纜密封套螺母以及第一彈性體密封件。止動件從通路的內表面突出。電纜密封套體與止動件接觸并環繞電纜的一部分。壓縮襯套在電纜密封套體內并環繞電纜的所述一部分。電纜密封套螺母抵靠電纜密封套體的內表面和電纜壓縮壓縮襯套并密封壓縮襯套。第一彈性體密封件在電纜密封套體的外表面和通路的內表面之間進行密封。
附圖說明
圖1是包括并排雙隔間殼體的過程變送器的代表性圖示,其體現了本發明的環境密封件;
圖2為圖1的雙隔間殼體的橫截面代表性圖示;以及
圖3為圖2的環境密封件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雙隔間殼體的隔間之間的環境密封件。本發明非常適合用于過程變送器的雙隔間殼體的應用,所述應用例如要求在過程變送器的同一側接近兩個隔間。代替背對背結構中的薄中央壁,這種結構典型地要求必須為并排式結構的隔間之間具有相對較長的通路。本發明是成本高效且容易構造的雙隔間殼體之間的有效環境密封件。
圖1為包括并排雙隔間殼體的過程變送器的代表性圖示,其體現了本發明的環境密封件。根據該實施例,圖1示出過程變送器殼體10,該過程變送器殼體10包括電子裝置隔間12、電子裝置隔間蓋14、接線盒隔間16、接線盒隔間蓋18、頂部管道開口20、側部管道開口22以及通路24。電子裝置隔間12容納過程變送器電子裝置26。接線盒隔間16容納接線盒28、導電板30以及內部結構32。接線盒28包括接線盒連接件34。圖1中示出的實施例還示出電子裝置隔間12中帶有可選的液晶顯示器36,并且電子裝置隔間蓋14包括對應的顯示窗38。過程變送器殼體10優選由例如不銹鋼或鋁的金屬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斯蒙德公司,未經羅斯蒙德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08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