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器、電子單元和支撐襯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966.5 | 申請日: | 2012-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1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福馬洋平;木下昌洋;中村光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00 | 分類號: | G09F9/00;G09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器 電子 單元 支撐 襯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諸如所謂的電子紙的薄和撓性顯示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制造商已經研發稱為電子紙(e-紙)的超薄顯示器(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報No.2010-218102和2010-157060)。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報No.2010-218102提出了利用這種超薄顯示器作為書的所謂的電子書(e-書)。
發明內容
由于上述顯示器薄和高度撓性,可以將上述顯示器物理彎曲和扭轉。這可以實現各種用戶界面,諸如結合構造成檢測用戶進行的彎曲的傳感器以響應于這種用戶操作而切換顯示內容。在此顯示器中,為了提高可操作性,期望用戶操作和要實際改變的顯示內容之間的關聯性較高,并且用戶操作和要實際改變的顯示內容較容易和直觀地連接。
期望提供一種在基于與物理形狀的變化相關聯的用戶操作來切換顯示內容時實現優良的可操作性的顯示器和電子單元,和用在這種顯示器中的支撐襯底。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器,其包括:支撐襯底,其具有撓性;以及顯示部分,其設置在支撐襯底上。支撐襯底的撓性在其平面的邊緣側的至少一部分處設置的第一區域中朝著邊緣逐漸增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顯示器的電子單元。顯示器包括支撐襯底,其具有撓性;以及顯示部分,其設置在支撐襯底上。支撐襯底的撓性在其平面的邊緣側的至少一部分處設置的第一區域中朝著邊緣逐漸增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支撐襯底,其構造成支撐顯示部分,并具有撓性。支撐襯底的撓性在其平面的邊緣側的至少一部分處設置的第一區域中朝著邊緣逐漸增大。
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器和電子單元中,由于支撐襯底具有撓性,并且在其平面的邊緣側的至少一部分處設置的第一區域中,支撐襯底的撓性朝著邊緣逐漸增大,允許用戶容易地彎曲和扭轉整個顯示器的邊緣側的局部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器和電子單元中,由于支撐襯底具有撓性,并且在其平面的邊緣側的至少一部分處設置的第一區域中,支撐襯底的撓性朝著邊緣逐漸增大,允許用戶容易地彎曲和扭轉整個顯示器的邊緣側的局部部分。結果,當基于與物理形狀的變化相關聯的用戶的操作來切換顯示內容時,實現優良的可操作性。
要理解到,前述概括的描述和以下詳細的描述是示例性的,并意在提供要求保護的技術的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被包括以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的理解,并結合在和構成此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圖示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該技術的原理。
圖1A和圖1B是各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顯示器(電子書)的模式構造的立體視圖,并且圖1A和圖1B分別圖示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折疊狀態)。
圖2是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顯示器的分解立體視圖。
圖3是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顯示器的平面視圖。
圖4是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顯示器的底部視圖。
圖5是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顯示器的前視圖(或者背視圖)。
圖6是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顯示器的側視圖(右側視圖、左側視圖)。
圖7是示出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鉸接部分的示例構造(關節連接機構)的視圖。
圖8是示出用來說明支撐襯底的厚度變化的區域劃分的示意圖。
圖9示意性地示出支撐襯底的厚度變化。
圖10A和圖10B是各示出支撐襯底的區域之間的邊界的附近的放大剖視圖。
圖11是在圖1A和圖1B中圖示的顯示器的功能框圖。
圖12A至12C各示意性地示出示意性的用戶操作。
圖13A至13C各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區域的另一示意性布局。
圖14A和14B是用來說明其他示例性電子單元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將以下列順序進行描述。
1.實施例(包括具有預定厚度變化的支撐襯底的示例性電子書)
2.修改(支撐襯底的第一區域(薄壁部分)的另一示例性布局)
實施例
圖1A和圖1B各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器(電子書1)的立體構造。圖2是電子書1的分解立體視圖(一個側部)。圖3是電子書1的平面視圖,圖4是底部視圖,圖5是前視圖(類似于背面圖),并且圖6是右側視圖(類似于左側視圖)。應該注意,鉸鏈部分12在圖3至圖6中未示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9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