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物聯網計算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964.6 | 申請日: | 2012-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25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胡清河;張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泛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4 | 分類號: | G06F9/44;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23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網 計算機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物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開發支持物聯網應用的新型的計算機系統,用于開發支持物聯網應用的新型的計算機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興起,物聯網的出現,使的今天的社會變成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社會。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的獲取、處理、交流和決策都需要大量高質量的計算機軟件,尤其是物聯網高度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控性的特點,這就促使人們對計算機軟件的品種、數量、功能、質量、成本和開發時間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不幸的是,要想使軟件功能更強、使用更方便,開發出來的軟件就越復雜、越龐大。人們的軟件開發能力越顯得力不從心,以致軟件開發計劃一拖再拖,成本失去控制,軟件質量得不到保證,最終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
作為嶄新的綜合性信息系統,物聯網并不是單純的網絡概念,它包括信息的感知、傳輸、處理決策、服務等多個方面,呈現出自身顯著的特點。首先是對客觀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它不僅表現在對單一的現象或目標進行多方面的觀察獲得綜合的感知數據,也表現在對現實世界各種物體現象的普遍感知;其次是物聯網實體間的泛在互聯,表現在各種物體經由多種接人模式實現異構互聯,也突出表現在物聯網不僅包括互聯網、電信網等公共網絡,還包括電網和交通網等專用網絡,錯綜復雜,形成“網中網”的形態;第三是智慧的信息處理和決策,它體現在物聯網中從感知到傳輸到決策應用的信息流,并最終為控制提供支持,也廣泛體現出物聯網中大量的物體和物體之間的關聯和互動。物體互動經過從物理空間到信息空間,再到物理空間的過程,形成感知、傳輸、?決策、控制的開放式的循環。?
物聯網具有顯著的異構性、混雜性和超大規模等特點。異構性表現在不同制造商、不同擁有者、不同類型、不同級別、不同范疇的對象網絡共存于物聯網中,網絡之間在通信協議、信息屬性、應用特征等多個方面存在差異性,并形成混雜的異構網絡或“網中網”形態;混雜性表現在網絡形態和組成的異構混雜性,多信息源的并發混雜性,場景、服務和應用的混雜性等多個方面;物聯網是物理世界與信息空間的深度融合系統,是涉及全球的人、機、物的綜合信息系統,其規模之大無所不包。?
物聯網的上述特點決定了感知層數據的特性,即異構的、混雜的、大規模的實時流感知數據,同時,感知數據還具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時空特性,就是感知數據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空間內才有意義,如果不在這個地點或過了這個時間,數據的意義可能就不大了。如中關村大街的交通相關信息,這些交通信息通過很多節點實時采集,是大數據量的隨時間不斷采樣的實時流信息。這些信息是在這個區域的人車才真正需要了解當時的詳細擁塞或停車信息等,以便及時掌握交通動態,調整行車路線或停止地方,其他地方的人們可能不關心這個區域的交通信息,或僅僅只需要了解大概情況,實時性要求也不是很高,如了解中關村大街的歷史交通信息等,另外,物聯網的物體之間需要協同交互,對事件及時做出反應,這就需要實時性采集、處理和控制。如在中關村大街上前后行駛的兩輛車需要實時交互,既要保持暢通行駛,又要通過保持一定的車距來保證安全性,這就需要在當前場景下局部空間內車輛之間實時通信和決策處理。由此可見國內外同類產品對異構、混雜和超大規模的物聯網應用的支持是不夠的。?
為解決這個軟件危機,人們一直在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努力。概括起來,人們的努力有兩個方向,一是軟件工程、軟件項目管理的方向,一是軟件技術革新的方向。從誕生到現在,軟件產業涌現了大量的技術革新。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向解決軟件產業的基本矛盾邁進了一步。在所有的技術革新中,軟件框架?平臺是最有意義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框架平臺的使用很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框架最大的好處就是重用,因為框架已經完成了軟件開發中基礎的、底層的功能,開發人員可以不用再考慮底層開發的細節,而是把精力完全地放在業務邏輯的開發上。這就使得開發人員不用從頭開始進行軟件的開發,縮短了軟件的開發周期,簡化了軟件開發的難度,增強了軟件的健壯性和可維護性。?
軟件框架(Software?Framework)是整個或部分軟件系統的可重用設計。一個框架是多個可復用的設計構件的集合體,它規定了應用的體系結構,闡明了整個設計、協作構件之間的依賴關系、責任分配和控制流程,表現為一組抽象類以及其實例之間協作的方法,它為構件復用提供了上下文(Context)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泛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泛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9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