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640.2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5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昌梓;陳雪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軍 |
| 地址: | 710021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工藝 模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裝置,包括厭氧反應器(1)和模擬反應器(2),其特征在于:厭氧反應器(1)的進水口通過污水泵(A)和進水管連接,厭氧反應器(1)的出水口和模擬反應器(2)的進水口連接,模擬反應器(2)的出水口通過第一閥門(C)和排水管連接,模擬反應器(2)的回流污泥出口通過污泥泵(B)和厭氧反應器(1)的回流污泥入口連接,模擬反應器(2)的剩余污泥出口通過第二閥門(D)和排泥管連接,模擬反應器(2)的曝氣器通過氣泵(E)和氣管連接,厭氧反應器(1)裝有第一攪拌器(F),模擬反應器(2)裝有第二攪拌器(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泵(A)、污泥泵(B)、氣泵(E)、第一閥門(C)、第二閥門(D)、第一攪拌器(F)和第二攪拌器(G)均由微電腦自動控制系統實行全自動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厭氧反應器(1)為厭氧反應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擬反應器(2)為模擬反應池。
5.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污水泵(A)、污泥泵(B)、第一攪拌器(F)和第二攪拌器(G)同時開啟,進水和污泥回流開始,厭氧反應器(1)中的泥水混合液自流進入模擬反應器(2)中,在0.5-2min后,污水泵(A)、污泥泵(B)停止,進水和污泥回流結束;
第二步,進水結束后厭氧反應器(1)和模擬反應器(2)進行混合反應,1-15min后氣泵(E)開啟,模擬反應器(2)進行充氧曝氣,曝氣0.5-15min后關閉氣泵(E),反應1-15min后又開啟氣泵(E),進行充氧曝氣,曝氣0.5-15min又關閉氣泵(E),一個循環內氣泵(E)的間歇開啟和運行模擬實現氧化溝的不同曝氣方式,兩次進水之間的時間稱為一個循環,一個循環時間相當于模擬氧化溝的一個循環時間;
第三步,當模擬氧化溝一個循環時間結束后又同時開啟污水泵(A)和污泥泵(B)進行進水和污泥回流,進行新的循環,在運行3-6個循環后,關閉第二攪拌器(G),使模擬反應器(2)中的泥水混合液靜置沉淀,進行泥水分離,沉淀30min后,開啟第一閥門(C)進行排水,排水量為前面幾個循環所進的水量;
第四步,排水結束后又開始新的循環,在運行3-6個循環后進行沉淀排水,如此反復運行,從長期運行效果來看與氧化溝的運行效果是等效的,即實現了氧化溝工藝模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氧化溝工藝的模擬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個模擬運行中,第一攪拌器(F)一直開啟,第二攪拌器(G)只是在模擬反應器(2)沉淀時關閉,其它時間開啟,進水和進入厭氧反應器(1)中的回流污泥同步進行,剩余污泥根據泥齡要求在泥水混合液開始沉淀前開啟第二閥門(D)從模擬反應器(2)中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64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線電流互感器測試裝置
- 下一篇:一種磁感應強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