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光梳和編碼技術提高BOTDA檢測速度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273.6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98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南;姜蕓;饒云江;賈新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5/353 | 分類號: | G01D5/353;G01K11/32;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華典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豐;楊保剛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編碼 技術 提高 botda 檢測 速度 方法 | ||
1.一種基于光梳和編碼技術提高BOTDA檢測速度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把激光器的輸出通過摻鉺光纖放大器放大之后經過耦合器分成探測光和泵浦光兩路;
b)將任意波形發生器編程輸出的頻率梳驅動第二相位調制器,形成泵浦光梳,然后經過強度調制編碼和濾波之后經過摻鉺光纖放大器放大之后進入長距離傳感光纖;
c)把任意波形發生器編程使之能輸出頻率梳,然后與微波源通過混頻器混頻之后用來驅動第一相位調制器相位調制探測光,形成探測光梳,然后經過第二濾波器和擾偏器之后進入長距離傳感光纖;
d)經過布里淵效應的探測光經過光環形器和第三濾波器之后通過相干解調之后通過采集卡采集數據,然后數據處理模塊解碼處理之后可得出傳感光纖的溫度/應變分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梳和編碼技術提高BOTDA檢測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和c中,通過任意波形發生器生成的頻率梳相位調制探測光和泵浦光以生成探測光梳和泵浦光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梳和編碼技術提高BOTDA檢測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經過相位調制生成的泵浦光梳再經過強度調制編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梳和編碼技術提高BOTDA檢測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對經過第三濾波器濾波之后的探測光進行解調的方法是:探測光經過相干解調的方式進行光電轉換,然后采集數據之后進行解碼,通過解碼之后的數據計算出光纖上各點所受溫度/應變的變化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27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陣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圓感應同步器實現絕對式測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