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針對邊界元分析的三維可視化仿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7865.6 | 申請日: | 2012-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28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一;王普;施以航;王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6T17/00;G06T15/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對 邊界 分析 三維 可視化 仿真 方法 | ||
1.一種針對邊界元分析的三維可視化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讀入邊界元分析后輸出的結果文件,該結果文件包含模型節點坐標信息、單元組織信息及節點數值信息;
步驟2:建立頂點緩沖和索引緩沖,將節點坐標信息和節點數值信息錄入頂點緩沖,將單元組織信息錄入索引緩沖,生成網格模型、實體模型、云圖模型和參考坐標系;
步驟3:對模型和參考坐標系同步進行渲染、三維操作、或其它操作;三維操作包括平移操作、縮放操作、三維球旋轉操作、球形旋轉操作、定點旋轉操作、三向軸旋轉操作;其它操作包括視圖快捷切換操作、模型動態切換操作、截屏出圖操作、顯卡狀態信息及數值信息顯示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對模型和參考坐標系同步進行渲染操作時,步驟2在建立頂點緩沖的同時,還記錄極值信息,步驟3又包括:
步驟301:定義渲染控件;
步驟302:設定SlimDX的初始化參數;
步驟303:用網格容器封裝步驟2的頂點緩沖和索引緩沖,形成多組網格簇,并寫入顯存;
步驟304:通過世界矩陣、視圖矩陣、投影矩陣設定視角參數,并調整模型初始位置位于屏幕的中心;
步驟305:顯示渲染狀態及模型信息,該模型信息包括模型的節點總數、單元總數、云圖極值以及云圖的數值分配信息;該節點總數、單元總數及云圖極值通過SlimDX的二維文字單元結合步驟2中保存的極值信息顯示;
步驟306:設置容錯代碼;
步驟307:清空幀緩存及深度緩存,設置網格簇渲染的邏輯控制機制,設定模型網格的填充模式,將繪制好的圖像發送至屏幕顯示,利用SlimDX的消息循環實現對模型和參考坐標系的循環渲染;
步驟308:釋放顯存和內存資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04又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041:計算模型在三向軸的軸方向的極值;
步驟3042:計算模型的幾何中心,假設模型在X軸方向的最大值是Xmax,最小值是Xmin,在Y軸方向的最大值是Ymax,最小值是Ymin,在Z軸方向的最大值是Zmax,最小值是Zmin,幾何中心坐標是(Xcenter,Ycenter,Zcenter),則有:
???????????????????Xcenter=(Xmax+Xmin)/2;
???????????????????Ycenter=(Ymax+Ymin)/2;
???????????????????Zcenter=(Zmax+Zmin)/2;
步驟3043:通過對世界矩陣三向軸負向移動該幾何中心的距離,使得幾何中心與屏幕中心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對模型和參考坐標系同步進行三維操作時,采用單位向量投影二維屏幕的算法,包括:
a.聲明二維線段LX、LY、LZ及二維坐標軸文字X、Y、Z,二維坐標待定;
b.在每渲染一幀圖像時,聲明參考坐標系三向軸單位向量根據當前視圖空間寬高、世界矩陣、視角矩陣、投影矩陣值導入SlimDX的向量投影公式,求得二維屏幕空間三向軸的投影向量
c.將b步驟中三個投影向量的X軸、Y軸坐標分別賦給a步驟聲明的二維線段和二維坐標軸文字,實現二維線段、二維文字與參考坐標系的聯動;
d.隱藏原參考坐標系的顯示,即可實現透明條件下參考坐標系的建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86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滾輪制造設備
- 下一篇:硬件設備控制方法及驅動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