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7772.3 | 申請日: | 2012-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7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治義;邱國全;朱希訪;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申久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7/82 | 分類號: | B29B7/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賀小明 |
| 地址: | 21542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聚酯 生產 裝置 冷卻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伊文達聚酯生產裝置中,WCT冷卻系統專用于各攪拌器等機械密封冷卻,故相當重要。基于此考慮,在設計時已將WCT循環泵014-P-10A/B接入UPS系統(不間斷電源系統),保證WCT循環在停電后仍然能夠維持至少半小時以上。但是如果014-E-10因無WCL(外界冷卻循環水)冷卻,或者長時間停電導致014-P-10無法運行,短時內WCT系統溫度可能超過80℃,從而損壞反應釜攪拌器等機械密封,如果發生反應釜物料/EG蒸汽等大量泄漏,后果將不堪設想。
因現WCT系統的補水水源來自WDR(脫鹽水)系統,所以受WDR系統影響較大,如果WDR系統發生故障,WCT沒有得到及時的外來水源補充時,將會嚴重影響受其保護的高溫動設備機封,(主要是酯化一攪拌器343-A-01、縮聚一攪拌器345-A-01、縮聚二攪拌器345-A-02、縮聚噴淋冷凝器345-E-51/61的刮刀軸封)造成設備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系統和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系統,包括:WCT冷卻板換、WCT循環泵、屋頂WCT高位槽和屋頂脫鹽水箱,其中,WCT冷卻板換通過第一管道與WCT各用戶連接,通過第二管道與WCT循環泵連接;WCT循環泵通過第三管道與屋頂WCT高位槽連接,通過脫鹽水補水管與屋頂脫鹽水箱連接;WCT各用戶通過第五管道與第三管道連接,并且與屋頂WCT高位槽連通;脫鹽水補水管上設有第一閥門;第三管道上設有第三閥門。
進一步地,本發明公開的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系統,可以進一步包括備用補水口,該備用補水口通過第四管道與脫鹽水補水管連接,并且與WCT循環泵、屋頂WCT高位槽和第一閥門連通;第四管道上設有第二閥門。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第四管道與脫鹽水補水管可以通過法蘭連接;第五管道與第三管道可以通過法蘭連接。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可以是碳鋼管道;脫鹽水補水管可以是不銹鋼管道。
一種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方法,該方法利用本發明的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1)打開第一閥門,屋頂脫鹽水箱中的脫鹽水通過脫鹽水補水管進入WCT循環泵;
2)打開第三閥門,進入WCT循環泵的脫鹽水之后依次通過第二管道進入WCT冷卻板換、通過第一管道分流到WCT各用戶,最后通過第五管道和第三管道循環回到WCT循環泵,多余的脫鹽水通過屋頂WCT高位槽的溢流口流出。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3)將備用補水口與水管或水箱連接;
4)關閉第一閥門;
5)打開第二閥門,水通過第四管道進入WCT循環泵,之后依次通過第二管道進入WCT冷卻板換、通過第一管道分流到WCT各用戶,最后通過第五管道和第三管道循環回到WCT循環泵,多余的水通過屋頂WCT高位槽的溢流口流出。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6)關閉第三閥門,完成上述步驟1)~2)將脫鹽水補入WCT循環泵,之后依次通過第二管道進入WCT冷卻板換、通過第一管道分流到WCT各用戶,多余的脫鹽水通過屋頂WCT高位槽的溢流口流出。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7)關閉所述第三閥門,完成上述步驟3)~5)將水補入WCT循環泵,之后依次通過第二管道進入WCT冷卻板換、通過第一管道分流到WCT各用戶,多余的水通過屋頂WCT高位槽的溢流口流出。
進一步地,本發明公開的用于聚酯生產裝置的冷卻方法中,水可以是自來水、消防水或工業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申久化纖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申久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7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