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保持地震波場運動學特征的地震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7730.X | 申請日: | 2012-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98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凌;韓永科;胡英;首皓;王春明;王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聞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持 地震波 運動學 特征 地震 數據處理 方法 裝置 | ||
1.一種保持地震波場運動學特征的地震數據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拾取地震數據中的初至波數據;
根據拾取的所述初至波數據、通過旅行時層析方法和波形層析方法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
根據拾取所述初至波數據與野外測量地表高程的起伏對應關系計算炮檢點匹配靜校正量;
根據預期的速度拾取間隔確定平滑半徑,對所述野外測量地表高程進行平滑,建立小空間算子平滑處理后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
根據所述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所述野外測量地表高程,計算所述野外測量地表高程變更為圓滑地表高程所對應的炮檢點地形靜校正量;
根據所述炮檢點匹配靜校正量和炮檢點地形靜校正量,對所述地震數據進行小擾動量的時移處理;
根據所述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和近地表速度模型,在疊前深度域偏移后的道集上進行中深層速度建模,得到包括淺中深層速度在內的整體速度模型;
根據所述的整體速度模型,通過圓滑地表高程出發的疊前深度偏移算法,進行疊前深度偏移成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地震數據的初至波數據包括:
在所述初至波所在位置拾取所述初至波數據的走時值;
拾取所述走時值一定范圍內的地震數據波峰或波谷的走時值;
將所述地震數據波峰或波谷的走時值時移至所述初至波起跳的過零點位置作為最終的初至波走時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拾取的所述初至波數據、通過旅行時層析方法和波形層析方法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包括:
通過旅行時層析方法對初始近地表速度模型進行正演獲得地震記錄初至的理論最小旅行時;
根據所述理論最小旅行時與所述最終的初至波走時值之間的殘差進行迭代反演,修正所述初始近地表速度模型;
通過所述初始近地表速度模型正演及所述最終的初至波走時值殘差反演進行迭代,獲得較準確的近地表速度模型;
通過波形層析方法進行迭代反演處理,繼續修正所述較準確的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得到精度更高的近地表速度模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拾取所述初至波數據與野外測量地表高程的起伏對應關系計算炮檢點匹配靜校正量包括:
根據所述最終的初至波走時值與數據采集位置地形起伏的對應關系,利用初至中直達波、回轉波和折射波,獲得初至波與地形匹配相關的匹配速度信息;
根據所述匹配速度信息,通過地形與初至波信息的匹配計算,得到所述炮檢點匹配靜校正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預期的速度拾取間隔確定平滑半徑,對所述野外測量地表高程進行平滑,建立小空間算子平滑處理后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包括:
根據預期速度分析時的拾取間隔確定平滑算子的平滑半徑,利用所述平滑半徑對野外測量地表高程進行平滑處理;
將小空間算子平滑處理后的地表高程作為貼近真實地表高程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炮檢點匹配靜校正量和炮檢點地形靜校正量,對所述地震數據進行小擾動量的時移處理包括:
應用所述炮檢點匹配靜校正量,消除所述初至拾取值與地形起伏值之間的不對應關系;
應用所述炮檢點地形靜校正量,校正地表采集的地震數據為圓滑地表采集的地震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根據所述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和近地表速度模型,在疊前深度域偏移后的道集上進行中深層速度建模,得到包括淺中深層速度在內的整體速度模型包括:
將所述近地表速度模型嵌入到所述整體速度模型以得到淺層速度模型;
根據所述的圓滑地表高程模型及淺層速度模型,進行深度域中深層速度建模;
在速度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圓滑地表高程出發深度域成像算法,建立新的共成像點或共反射角道集;
通過深度域中深層速度建模和圓滑地表高程出發深度域成像算法建立共成像點或共反射點道集的反復迭代,得到包括淺中深層速度的整體速度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73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