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字鋼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47629.4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9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燕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市恒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3/06 | 分類號: | E04C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字鋼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字鋼。
背景技術
工字鋼也稱鋼梁,是截面為工字形的長條鋼材。其規格以腰高(h)×腿寬(b)×腰厚(d)的毫數表示,如“工160×88×6”,即表示腰高為160毫米,腿寬為88毫米,腰厚為6毫米的工字鋼。工字鋼的規格也可用型號表示,型號表示腰高的厘米數,如工16#。腰高相同的工字鋼,如有幾種不同的腿寬和腰厚,需在型號右邊加a、b和c予以區別,如32a#、32b#和32c#等。工字鋼分普通工字鋼和工字鋼,熱軋普通工字鋼的規格為10#-63#。經供需雙方協議供應的熱軋普通工字鋼規格為12#-55#。工字鋼廣泛用于各種建筑結構、橋梁、車輛、支架、機械等。現有工字型鋼不論是普通型還是輕型的由于截面尺寸均相對較高、較窄故對截面兩個主袖的慣性矩相差較大。因此,一般僅能直接用于在其腹板平面內受彎的構件或將其組成格構式受力構件。對軸心受壓構件或在垂直于腹板平面還有彎曲的構件均不宜采用,這就使其在應用范圍上有著很大的局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工字鋼包括頂面部、肋部及底面部,所述肋部垂直連接所述頂面部和所述底面部形成工字型的鋼材,所述肋部具有兩側,至少其中一側包括有加強部。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加強部為弓形。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弓形加強部附于整個肋部的一側。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弓形加強部最厚部分與所述肋部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加強部為三角形。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三角形加強部附于部分肋部的兩側。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三角形加強部最厚部分與所述肋部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頂面部和所述底面部包括有倒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工字鋼由于在肋部增加了加強部,使得工字鋼的強度更高,結構更強,穩定性提高,適用于更多的工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工字鋼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工字鋼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概括性的描述,其中示出了本發明的一些而不是全部實施例。當然,這些實施例可被具體化為許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應當被理解為僅限于這里所闡述的實施例;而是,提供了這些實施例,從而本公開將滿足可實施的法律要件。
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1,本發明實施例一所提供的工字鋼1包括頂面部11、肋部12及底面部13,所述肋部12垂直連接所述頂面部11和所述底面部13形成工字型的鋼材,所述肋部12具有兩側,分別為。本發明中至少其中一側包括有加強部,而本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加強部為弓形,并附于整個肋部12的一側。弓形作為圓形的一部分,它的厚度從兩個尖端逐漸向中部增加,因而所述弓形加強部121最厚部分與所述肋部12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對于工字鋼1,其較為脆弱的部分為所述肋部12,本實施例通過在肋部12增加弓形加強部121,可以使得肋部12的強度加強。而所述肋部12的中間位置是整個肋部12中最為脆弱的部分,而由于本實施例的弓形加強部121最厚的部分與所述肋部12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因而能夠對工字鋼1最脆弱的部分進行最大的加強作用,使得工字鋼1強度更高,結構更強,穩定性提高,適用于更多的工程。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工字鋼1中,所述頂面部11和所述底面部13包括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與其它工件配合。另外,在所述肋部12垂直連接所述頂面部11和所述底面部13的地方肋部12的寬度有增大,形成連接的足部。
實施例二
請參考圖2,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工字鋼1與實施例一的工字鋼1大部分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部為三角形,為圖2中的122和123并且所述三角形加強部122和123附于肋部12的兩側。而本實施例中,三角形加強部122和123不像實施例中那樣的附于整側的肋部12,而是僅附于肋部12的中段一部分。類似于實施例中的弓形加強部121,本實施例中的所述三角形加強部122和123最厚部分與所述肋部12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同樣的,這樣能夠起到加強工字型鋼最脆弱部分的作用。
本發明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市恒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市恒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6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消泡型濁度流通杯
- 下一篇:一種可視化芯片挑晶機氣壓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