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膜法生產菊粉的提取液凈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47430.1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7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汪義鈞;高樹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佐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7/18 | 分類號: | C08B37/18 |
| 代理公司: | 大連智慧專利事務所 21215 | 代理人: | 遲春筱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菊粉 提取 凈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膜法生產菊粉,對其提取液進行凈化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膜法生產菊粉是菊粉生產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優點是:產成品口感較好,其缺點是生產成本較高。傳統的膜法生產菊粉的提取液凈化方法是,提取液直接進行膜過濾,要求一級膜孔不大于10萬分子量,一級膜清液再次進行二級膜過濾,二級膜孔不大于3000分子量,二級膜清液才達到進入樹脂柱質量要求。由于一級膜孔徑較小,要使一定數量的料液通過,就必須加大其過濾面積,增加投資,同時由于膜的孔徑較小,菊苣提取液中的淀粉、膠體物質、蛋白質等,會堵塞膜孔,膜清洗再生非常困難,過濾末期,需要大量加入透析水。由于一級膜清液不能滿足進入樹脂柱的質量標準,必須增加二級膜,二級膜孔徑更小,通透能力更差,尤其是到過濾末期,需要加入大量的透析水,導致物料濃度大幅度降低,后工序濃縮時要浪費大量的蒸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先將提取液中的雜質進行絮凝,再進行膜處理,解決了膜法生產菊粉成本較高、膜清洗困難、膜過濾透析水量大等問題的凈化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膜法生產菊粉的提取液凈化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提取裝備產出的提取液物料放入絮凝釜中,絮凝釜中物料的溫度控制在65℃以內;
②物料達到要求溫度后,加入用水稀釋0.1~100倍的高分子聚合絮凝劑進行攪拌,攪拌時間最長為100分鐘。高分子聚合絮凝劑的添加劑量為絮凝釜中物料重量的0.01~5%;
③完成絮凝后,將物料輸送至膜裝備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清液存入清液儲罐后輸送至樹脂柱,將濁渣放入濁渣儲罐后外排到指定地點。
所述高分子聚合絮凝劑為雙氰氨-甲醛聚合物。
所述的絮凝釜中最好設有加熱裝置和攪拌裝置。
本發明增加了絮凝步驟,使提取液中的雜質充分凝聚成大顆粒的集團,經一級膜甚至是10萬至30萬分子量的陶瓷膜及其它膜過濾,即可得到透光度達90%以上品質優良的清汁,符合進入樹脂柱的要求,成功的從傳統方法中去除了二級膜,縮短了工藝進程。而且膜的清洗較容易,無需加入大量的透析水,保證了物料濃度,使濃縮前物料濃度提高3.5個百分點,減少濃縮用汽;生產和建設成本都大大降低,同時還降低了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膜法生產菊粉的提取液凈化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提取裝備產出的提取液物料自流或泵入1號絮凝釜中,當1號絮凝釜中的物料儲量達到規定值時,切換到2號絮凝釜,絮凝釜中物料的溫度通過加熱裝置控制在65℃以內;
②物料達到要求溫度后,在1、2號絮凝釜中加入用水稀釋0.1~100倍的雙氰氨-甲醛聚合物,啟動攪拌裝置進行攪拌,攪拌時間最長為100分鐘。雙氰氨-甲醛聚合物的添加劑量為絮凝釜中物料重量的0.01~5%;
③完成絮凝后,將物料輸送至10萬至30萬分子量的陶瓷膜裝備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清液存入清液儲罐后輸送至樹脂柱,將濁渣放入濁渣儲罐后外排到指定地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佐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大連佐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4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組環狀糊精葡糖基轉移酶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塔吊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