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豬小腸高效提取肝素鈉的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47335.1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4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花瑞華;潘為群;潘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龍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7/10 | 分類號: | C08B37/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406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腸 高效 提取 肝素鈉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肝素鈉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豬小腸高效提取肝素鈉的工藝。
背景技術
肝素鈉又稱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的酸性粘多糖類天然抗凝血物質。肝素鈉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無臭無味,有引濕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二氧六環等有機溶劑。
肝素鈉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肝、肺、腸黏膜中,多與蛋白質結合成復合體存在。酶解蛋白可分離肝素鈉,肝素鈉是含硫酸、氨基、醛糖酸的粘多糖。在pH8-9時,帶負電荷,可與陰離子交換劑進行離子交換,進行粗分離,多糖液在高濃度乙醇中沉淀進行精純。???????肝素鈉是血液化學成分測定中最好的抗凝劑。肝素鈉是一種含硫酸基團的黏多糖,分子量為1.5萬,其抗凝機制是與抗凝酶Ⅱ一起,在低濃度能抑制因子Ⅸa、Ⅷ和PF3之間的作用,并能加強抗凝血酶Ⅲ滅活絲氨酸蛋白酶,從而阻止凝血酶形成;還有抑制凝血酶的自我催化及抑制因子X的作用。
傳統的肝素鈉的酶解生產方法往往以豬小腸的腸粘膜為原料提取,腸衣往往棄做它用,存在的缺陷是:豬小腸無法有效利用,生產周期長,能耗大,收率低,生產一億國際單位肝素鈉粗品需2800-3000根豬小腸的粘膜,產品純度低,肝素鈉的效價至多為80U/mg,并產生大量的腸渣和廢水,污染環境。CN1308088A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生物發酵工藝生產肝素鈉的方法。該方法采用2709蛋白酶作為催化劑,D204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作為離子交換樹脂,并采用150-180目多層布篩進行過濾。該方法存在如下缺陷:2709蛋白酶為人工合成物,降低了肝素鈉產品的天然性,而且采用2709蛋白酶酶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異味較大,污染環境;產品收率、純度也較低。豬小腸取腸粘膜后剩余的腸衣、腸皮無法有效利用來獲取肝素鈉,豬小腸的利用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豬小腸高效提取肝素鈉的工藝,能對豬小腸進行綜合利用,提高了豬小腸的利用率,生產周期短,產品收率、純度較高,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生產過程中異味產生,利于環保,在提取中大大減少了人工合成物的使用,提高了產品的天然性。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豬小腸高效提取肝素鈉的工藝,所述的工藝步驟如下:
(1)前處理:將豬小腸放入刮腸機(華運牌280B型刮腸機?)中,獲得豬小腸粘膜漿液待用,剩余腸衣、腸皮,腸皮單獨用于提取肝素鈉。
腸皮提取肝素鈉的工藝采用發明人在先申請的公告號CN101891842A發明專利公開的方法進行。
(2)腸衣泡把:將腸衣繞把形成腸衣把,接著將腸衣把放入浸泡液中第一次浸泡4-5小時,取出瀝干,使用腸衣專用鹽對腸衣把腌制處理,之后,將腸衣把放入浸泡液中二次浸泡6-8小時,第一次浸泡的浸泡液為飽和氯化鈉溶液,二次浸泡的浸泡液為鹽度15°-18°的氯化鈉溶液;第一次浸泡及二次浸泡時,每1000L浸泡液均浸泡160±5把腸衣把,收集第一次浸泡的浸出液待用,收集二次浸泡后的浸出液作為下一次提取時腸衣把第一次浸泡的浸泡液。
第一次浸泡的浸泡液與二次浸泡的浸泡液的體積相同。
豬小腸經過刮腸機處理后,得到的腸衣上仍會殘留小部分腸粘膜(無法提取肝素鈉造成浪費),且腸衣中也含有部分肝素鈉,以往直接將腸衣經過簡單腌制后就當制作香腸的原料使用,這樣往往造成腸衣無法有效利用,降低了豬小腸獲得肝素鈉的收率。
本發明通過第一次浸泡,可將大部分在腸衣中存在的肝素鈉提取出(包括腸粘膜中的),第一次浸泡的浸出液用于下一步酶解時調節豬小腸粘膜漿液鹽度的原料,無需外加氯化鈉溶液,節約氯化鈉溶液的用量,第一次浸泡的浸出液中也含有部分肝素鈉,能與酶解獲得的肝素鈉匯合,無需各自提純操作。這樣節省步驟,第一次浸泡的浸出液若有多余可暫時儲存用于下次提取。
第一次浸泡后對腸衣把腌制處理,這樣加工后腸衣可以滿足做香腸的需求。再對腸衣進行二次浸泡,能把腸衣中殘存的肝素鈉溶出,增加肝素鈉的收率。腌制處理后的腸衣把含有大量的鹽分,因此只需控制二次浸泡的浸泡液為鹽度15°-18°,加入腌制處理后的腸衣把浸泡,二次浸泡的浸泡液即可達到飽和鹽水的程度,這樣鹽能多次利用,節約了鹽的用量。
二次浸泡后的浸出液(即含有小部分肝素鈉的飽和鹽水)作為下一次提取時腸衣把第一次浸泡的浸泡液,通過這樣操作,二次浸泡的原料即浸泡液還能再次利用,無需新配飽和氯化鈉溶液作為第一次浸泡的浸泡液,大大節約了鹽的用量。二次浸泡后剩余的腸衣可以作為加工香腸的原料出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龍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龍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3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樹脂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基板
- 下一篇:一種提純氣體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