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送帶拼接套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6840.4 | 申請日: | 2012-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6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井鐘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特力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52 | 分類號: | B65G47/52;B65G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魏學成 |
| 地址: | 21533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帶 拼接 套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送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
背景技術
17世紀中,美國開始應用架空索道輸送散狀物料;19世紀中葉,各種現代結構的輸送帶輸送機相繼出現。1868年,在英國出現了皮帶式輸送帶輸送機;1887年,在美國出現了螺旋輸送機;1905年,在瑞士出現了鋼帶式輸送機;1906年,在英國和德國出現了慣性輸送機。此后,輸送帶輸送機受到機械制造、電機、化工和冶金工業技術進步的影響,不斷完善,逐步由完成車間內部的輸送,發展到完成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甚至城市之間的物料搬運,成為物料搬運系統機械化和自動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現有技術中,當流水線距離較長時,勢必需要用兩條以上的輸送帶共同完成傳輸工作。對于某些體積較小且傳輸平穩性要求較高的物料來說,不同輸送帶之間的間距就成了一個問題。該間距處常常會發生物料彈跳、翻轉、卡殼等問題,從而對物料和整個輸送系統造成損害。
為此,業界急需提供一種成本較低的解決方案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包括:
彼此相鄰但分開的第一輸送帶輥筒和第二輸送帶輥筒;
分別套設于所述第一輸送帶輥筒和所述第二輸送帶輥筒上的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以及
輸送過渡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輸送帶輥筒和所述第二輸送帶輥筒之間,
其中,所述輸送過渡裝置由一輸送過渡件以及設置于所述輸送過渡件兩側的兩個支座構成;
其中,所述輸送過渡件的頂端設置有多個凹槽,且每一凹槽中都設置有滾輪。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輸送帶拼接套件中,所述輸送過渡件具有一沿其長度方向貫穿的貫孔,所述兩個支座各自具有一開孔,其中一通桿同時穿過所述貫孔和所述兩個支座的開孔,以將所述輸送過渡件設置于所述兩個支座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輸送帶拼接套件中,所述通桿兩端具有螺紋,通過在所述通桿兩端擰入與所述螺紋相配的螺帽以鎖定所述輸送過渡件相對于所述支座的姿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輸送帶拼接套件中,所述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之一的輸送表面上設有從該輸送表面突出的若干摩擦條。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輸送帶拼接套件中,所述滾輪為彈性滾輪。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輸送帶拼接套件中,所述輸送過渡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可以主動地驅動所述滾輪旋轉。
如上所述,現有技術中輸送帶之間的間距會造成被傳輸產品的翻轉、跳轉、卡殼等問題。本發明通過在兩套相鄰的輸送帶之間設置一可靈活調整姿態的輸送過渡裝置,可以提供較平坦的過渡區域。
此外,為提供更優良的過渡輸送能力,本發明可以通過使輸送過渡裝置的滾輪以與輸送帶的旋轉速率相同的速率旋轉,或者本發明還可以在前道的輸送帶上設置摩擦條,來提高通過該過渡區域的平順性。
應當理解,本發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詳細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并且旨在為如權利要求所述的本發明提供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附圖主要是用于提供對本發明進一步的理解。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本說明書一起起到解釋本發明原理的作用。附圖中: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的輸送過渡裝置的結構。
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輸送帶及其輥筒的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討論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的輸送過渡裝置的結構。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輸送帶及其輥筒的結構。參考附圖,本發明的輸送帶拼接套件主要包括:第一輸送帶輥筒101、第二輸送帶輥筒102、第一輸送帶103、第二輸送帶104以及輸送過渡裝置105構成。
如以上在背景技術中已討論的,在輸送距離較長的情況下,普遍會存在如圖2所示的由多個輸送帶分段傳輸的需要。例如,在圖2中,第一輸送帶輥筒101和第二輸送帶輥筒102彼此相鄰但分開,且第一輸送帶103和第二輸送帶104分別套設于所述第一輸送帶輥筒101和所述第二輸送帶輥筒102上。
為克服兩套輸送帶之間間距過大的問題,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一輸送過渡裝置105,該輸送過渡裝置105設置于所述第一輸送帶輥筒101和所述第二輸送帶輥筒102之間。
現在轉到圖1,圖1詳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輸送過渡裝置105的一個結構示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特力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特力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68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落纖的空氣渦流紡紗裝置
- 下一篇:一種無循環特寬真絲綢印花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