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方法及裝置無效
申請號: | 201210346064.8 | 申請日: | 2012-09-18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41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發明(設計)人: | 黃洪財;桂苗苗;麻秀星;徐仁崇;曾沖盛;龔明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寧 |
地址: | 361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粉煤 nh sub hco 物質 成分 存在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粉煤灰作為電廠排放的最主要固體廢棄物之一,已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及建材領域。
燃煤煙氣在粉煤灰收集之前,一般會經過脫硫及脫硝工藝,經過脫硝工藝后收集的粉煤灰,部分被加濕儲存,作為摻合料摻加在混凝土或建材產品中,經過該過程后,部分粉煤灰中會含有NH3HCO3(碳酸氫氨)物質成分,該物質使得粉煤灰在較高溫度環境使用中會發出刺激性的有害氣體NH3(氨氣),NH3的存在會嚴重影響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污染環境。
因此,正確且快速地確定粉煤灰中是否含有NH3HCO3物質成分,能夠為粉煤灰的使用者提供正確的判斷依據及相應的處理措施,防止有害氣體NH3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及污染環境。
然而,現有技術中,確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的方法,其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程序繁瑣等缺陷,本發明人研究出一種克服上述缺陷的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方法及裝置,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快捷及方便,且測試成本低廉的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方法及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粉煤灰樣品酸堿性試驗:取粉煤灰樣品20g-50g,與二次蒸餾水按重量比1: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攪拌完后吸取少量的溶液滴在有酚酞指示劑的濾紙上,如果顯示紅色則進行下一步試驗;
步驟二,呈堿性粉煤灰樣品水浴加熱試驗:取經酚酞指示劑測試呈堿性的粉煤灰樣品100g-200g放入發生裝置中,發生裝置上端開口處設置檢測裝置,檢測裝置上滴有酚酞指示劑;將發生裝置放在水浴裝置中加熱,控制水浴裝置中水的溫度在65℃-80℃,加熱25min-40min,觀察檢測裝置上酚酞指示劑是否變紅,如變紅,則說明該粉煤灰樣品中含有NH3HCO3物質成分。
一種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裝置,包括加熱裝置、水浴裝置、發生裝置、檢測裝置及測溫裝置;水浴裝置設置在加熱裝置之上,發生裝置置于水浴裝置之中,檢測裝置設置在發生裝置上端開口處,測溫裝置置于水浴裝置之中。
進一步,加熱裝置為具有恒溫功能的加熱電爐;水浴裝置為水浴鍋;發生裝置為干燥、潔凈的錐形瓶;檢測裝置為由潔凈的濾紙折疊而成的濾紙盒,濾紙盒一面開口,濾紙盒開口大于錐形瓶口,且濾紙盒的深度要小于錐形瓶口高度,濾紙盒與開口對應的底面滴有酚酞指示劑;測溫裝置為溫度計。
進一步,還包括水浴支架,水浴支架設置在水浴裝置中,發生裝置設置在水浴支架上。
進一步,還包括均勻受熱裝置,均勻受熱裝置設置在加熱裝置與水浴裝置之間。
進一步,均勻受熱裝置為石棉網。
進一步,還包括支架,加熱裝置設置在支架下端,測溫裝置設置在支架上端。
進一步,支架為試驗臺架。
采用上述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一,測試簡單、快捷,測試效率高,能夠快速、大批量的檢測樣品是否含有NH3HCO3物質成分;
二,檢測所使用的儀器設備較為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測定粉煤灰中NH3HCO3物質成分存在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加熱裝置1????????????????水浴裝置2
發生裝置3????????????????檢測裝置4
測溫裝置5????????????????水浴支架6
均勻受熱裝置7????????????????支架8
粉煤灰樣品A。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60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導向機構、定影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
- 下一篇:零電阻混合線電阻電動機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