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分離機制移動性管理系統中部署子網移動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5404.5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3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華春;張天園;易李;任飛;張宏科;謝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8/08 | 分類號: | H04W8/08;H04W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雪梅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機制 移動性 管理 系統 部署 子網 移動 方法 | ||
1.一種在分離機制移動性管理系統中部署子網移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MR接入到AGW1,AGW1上的無線接入點(Access?Point,AP)檢測到MR的進入于是發送日志消息給AGW1,AGW1收到日志消息后,判斷節點的接入類型,是移動路由器還是移動節點,并獲得相應接入節點的ID,完成這些工作后AGW1上的移動性管理進程處于等待狀態;
步驟2:MR接著向DHCP中繼代理發送DHCPv6?CONFIRM消息;
步驟3:DHCP中繼代理收到DHCP?CONFIRM消息后,向DHCP服務器發送DHCPv6?RELAY?FORWARD消息;
步驟4:DHCP服務器收到該消息后,判斷消息中攜帶的地址是否可用,若可用,則向DHCP中繼代理返回一個status?code為0的DHCP?RELAY?REPLY消息;
步驟5:DHCP中繼代理收到消息后,判斷出消息中的status?code為0,則告知AGW1上的移動管理進程可以發送代理綁定更新PBU消息;
步驟6:AGW1向CGW1發送PBU消息,PBU消息中新增MNP選項和R標志位,同時AGW1上建立與MR相關的BUL;
步驟7:CGW1收到PBU消息后進行解析,如果合法,則向DGW1發送隧道建立請求消息TxReq,該消息中也新增MNP選項以及R標志位,同時CGW1上建立與MR相關的BCE;
步驟8:DGW1收到TxReq消息后進行解析后,建立一條由DGW1指向AGW1的隧道,并向CGW1返回一個隧道確認消息TxAck,并在DGW1上建立與MR相關的TCE,添加與HNP和MNP相關的路由;
步驟9:DGW1查詢其上的地址池,為HNP和MNP分配相應的核心地址,并將HNP與核心地址的對應關系、MNP與核心地址的對應關系注入到DGW1的內核中去,同時也將這兩對映射關系包含在映射更新消息中發給GMS,來進行最新的記錄;
步驟10:CGW1收到TxAck消息后,便向AGW1發送包含HNP和R標志位的代理綁定確認消息PBA;
步驟11:AGW1收到PBA消息后,遍告知DHCP進程此時可以向MR發送DHCP?REPLY消息;
步驟12:AGW1解析出PBA消息中的HNP信息,通過路由通告RA通告給MR,同時建立由AGW1指向DGW1的隧道的另一端,并添加關于HNP和MNP的路由,MR收到HNP后根據EUI-64來生成自己的家鄉地址;
步驟13:DHCP中繼代理收到AGW1發來的通知后,便向MR發送DHCP?REPLY消息;
步驟14:MR收到DHCP?REPLY消息后,通過RA消息將DHCP分配的MNP通告給LFN;
步驟15:在MR獲得家鄉地址HoA1、LFN獲得子網地址MNP后,可以向位于接入網2的CN發送數據包,這里假定CN也完成相應步驟,在接入網2獲得的家鄉地址為HoAn,令LFN向CN發起通信,數據包經過MR轉發首先被送至AGW1,數據包格式為{HoAn,MNP,數據};
步驟16:AGW1將數據包封裝為{DGW1_addr,PCoA,{HoAn,MNP,數據}}的格式,并將數據包通過雙向隧道發送至DGW1,其中PCoA1也是MR當前接入的AGW1的代理轉交地址,DGW1_addr是DGW1在接入網側的地址;
步驟17:DGW1接收數據包后,首先對其進行解封裝,將數據包還原為{HoAn,MNP,數據}的格式,而后DGW1進行映射關系的查詢,此時DGW1上存儲的只有MR的HNP1以及LFN的MNP對應的兩個核心地址,首先查詢本地映射表對數據包的源地址MNP進行查詢,獲得對應的核心地址1;然而DGW1此時沒有與HoAn相關的核心地址n的信息,因此DGW1需要與GMS交互映射查詢與應答消息來獲得HoAn對應的核心地址;
步驟18:DGW1與GMS交互映射查詢與應答消息,來獲得HoAn對應的核心地址n;
步驟19:DGW1在獲得了數據包所需要的核心地址映射信息后,則對數據包的源地址及目的地址進行映射替換,替換完后數據包格式為{核心地址n,核心地址1,數據},并發送至DGW2;
步驟20:DGW2接收到數據包后,并不知道核心地址1對應的家鄉地址的信息,因此DGW2與GMS交互映射查詢與應答消息來獲得核心地址1對應的MNP;DGW2在獲得相應映射關系后,便對數據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進行解映射替換,解映射后的數據包格式為{HoAn,MNP,數據};
步驟21:DGW2由于已經建立與AGWn之間的雙向隧道,則直接對數據包進行隧道封裝,數據包格式為{PCoAn,DGW2_addr,{HoAn,MNP,數據}},并將數據包經由隧道發送至AGWn;
步驟22:AGWn收到數據包后對數據包進行隧道解封裝,解封裝后的數據包格式{HoAn,MNP,數據},并將數據包發送給M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54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SIM卡座
- 下一篇:初始化MU TXOP時的處理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