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焦油脫氯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5077.3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6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杜亞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鋼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C1/00 | 分類號: | C10C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劉立平 |
| 地址: | 20094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焦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離提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焦油的脫氯方法。
背景技術
國內大部分焦化企業焦油蒸餾采用常壓蒸餾工藝,蒸餾塔采用普通碳鋼或普通不銹鋼,有的在腐蝕段(180~220℃)采用316L,在該溫度下,焦油中的固定銨(如NH4Cl、(NH4)2SO4、NH4CNS)會分解成游離酸和氨,引起管道和設備的腐蝕。特別是Cl-還對316L材質產生嚴重的晶間腐蝕、應力腐蝕、全面腐蝕。焦油中的Cl-含量約為30~110ppm,為了減輕腐蝕,通常在原料焦油中加入Na2CO3來分解固定銨鹽,中和氯化氫,形成穩定的鈉鹽。但由此卻帶來Na+均進入瀝青中,造成生產的瀝青類產品附加值不高,滿足不了國內外用戶的需要。
焦油中存在的氯包括兩部分,即以氯化銨、氯化鈉等形式存在的無機氯和以氯代烴形式存在的有機氯,經用苯萃取檢測,焦油中的有機氯很低(測不出)。無機氯含量與焦油水分密切相關,而焦油中分離出的水(因含氨高通常稱為氨水)中無機氯可達3000ppm。
焦油脫水可大幅降低無機氯含量。當焦油水分在4~7%之間時,盡管延長了預處理的時間和增加了加堿量,造成瀝青中鈉離子含量非常高。但是,塔板和塔體的腐蝕仍然非常厲害;當焦油中含水正常≤3%時,按固定銨含量加Na2CO3后,蒸餾塔的腐蝕現象大為減少;當焦油中含水≤1.5%時,其含氯量很低,此時即使不加堿,蒸餾塔的腐蝕也很小。
少數焦油加工廠能生產低鈉瀝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改進工藝,將瀝青先分離出來,如法國Irh;二是改進耐腐蝕介質,如在蒸餾塔的腐蝕段(180℃~220℃)24#~36#采用了Hastelloy?C-276合金,能有效抵抗氯離子濃縮積聚造成的晶間腐蝕、應力腐蝕、全面腐蝕;三是減少鹽類產生的腐蝕產物。但是,這些工藝存在對塔、冷凝器、管道等耐腐蝕要求高、設備投資大的缺陷,各種雜質離子進入產品影響質量。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CN200810041547.0公開了一種煤焦油的脫氯工藝,它是將煤焦油和水以重量比為2∶1經混和器混合后由離心機進行分離,分離后的焦油經二次混合與分離后為脫氯焦油供焦油加工,分離后的廢水進蒸餾塔真空蒸餾,塔頂餾分經冷凝后供混合用水,塔底部餾出濃水則收集處理。其未公開溫度、分離時間等工藝參數,并且經二次混合與分離,用水量達100%,操作難度大;第二次離心分離轉速達7000~7500rpm,對設備要求高,工業上不容易實現;經過蒸餾塔真空蒸餾,能耗成本很高。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耗低、可以有效減少焦油中含氯量的脫氯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焦油脫氯方法,該方法包括:
a、將焦油和水加熱至溫度70~95℃,充分混合;加水量占焦油與水混合物的質量百分比5%~25%;
b、在80~95℃下,焦油經充分靜置后,分離后得到油相和上層高氯水相,所述油相即為低氯焦油。
進一步地,將步驟b得到的油相經超級離心機在50℃~90℃下進一步離心分離,得到低氯焦油和高氯水相。經過超級離心機進一步分離,除氯效果更好。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焦油脫氯方法,優選的是,所述靜置時間為5h~48h。在該時間范圍內,分離效果較好,同時時間上較節約。
優選的是,步驟a所述水為低氯水,水中含氯量≤10μg/g。
進一步地,所述低氯水為低氯純水或低氯廢水。如可以采用含酚低氯廢水。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焦油脫氯方法,優選的是,所述加水量占焦油與水混合物的質量百分比5%~20%。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焦油脫氯方法,優選的是,所述步驟b中水相進入氨水處理系統,經脫酚、蒸氨工序回收其中的酚和氨等有用物質后達標排放。
焦油經充分靜置分離后再經過超級離心機,所述超級離心機為為轉速高達2000rpm以上的臥式離心機。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焦油脫氯方法,優選的是,所述離心分離的轉速是2000~4000rpm;離心分離時間為3min~20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鋼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鋼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50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