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頻段擴展能力上報和下發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4342.6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6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河;馬志鋒;曹一卿;馬子江;劉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4 | 分類號: | H04W16/14;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張穎玲;程立民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頻段 擴展 能力 上報 下發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頻段擴展能力上報和下發的方法和裝置,終端側接收網絡側的終端能力查詢信息,確定自身支持的每個頻段所屬的頻段區間列表,通過各頻段所屬的頻段區間列表對應的信元上報支持的頻段;網絡側在下發自身所支持的頻段能力時,確定自身支持的每個頻段所屬的頻段區間列表,通過各頻段所屬的頻段區間列表對應的信元下發支持的頻段;通過本發明的方案,能夠將屬于不同頻段區間列表的頻段通過不同信元進行上報和下發,解決頻段上報和下發中存在的頻段數受限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頻段擴展能力上報和下發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向用戶提供諸如語音、分組數據、廣播等各種業務內容,無線通信網絡被廣泛部署,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通信質量和通信速率需求,無線通信技術(無線網絡)不斷的演進發展。無線通信網絡已經從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通用無線分組業務系統(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第2代/第2.5代移動通信網絡演進到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第3代移動通信網絡。而為了更好的提高頻譜使用效率,滿足用戶飛速增長的無線通信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組織又在UMTS的基礎上提出了第4代移動通信技術——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及其進一步演進技術——高級長期演進(LTE-A,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
LTE時代,全球已經很難找到可以統一使用的頻段,而根據ITU的建議,現有IMT的頻譜均可用于LTE。因此各國的LTE頻段非常分散,主要包括2.6GHz、2.3GHz、2.1GHz、1.8GHz、1.5GHz、AWS、800MHz、700MHz等。根據對50家已經公布頻率的運營商進行的統計,41%的網絡在2.6GHz頻段上運營,21%的網絡在2.1GHz上運營,12%在800MHz上運營,10%在1.8GHz上運營,8%在700MHz上運營,4%在2.3GHz上運營,4%在1.5GHz~1.7GHz頻段上運營,其分散狀況可見一斑。目前標準中使用了一個大小為64的正整數信元來指示終端側或網絡側所支持的頻段,共可以指示64個頻段范圍,在目前已經使用的頻段有43個,如表1所示的已使用頻段區間表,目前LTE的演進的UMTS陸地無線接入(EUTRA,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工作的頻段有43個,其中前32個頻段供頻分雙工(FDD)使用,33~43的頻段供時分雙工(TDD)使用。
表1
根據目前的頻段使用情況估計,到2014年如果沒有新的頻譜,無線數據需求的增長將會導致275MHz的頻譜赤字。因此,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挖掘新的頻段,可以供LTE使用的頻段數將很快突破64個的限制,這樣,將會超出現有頻段上報的標志所支持的頻段數上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頻段擴展能力上報和下發的方法和裝置,解決頻段上報和下發中存在的頻段數受限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頻段擴展能力上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終端側接收網絡側的終端能力查詢信息,確定自身支持的每個頻段所屬的頻段區間列表,通過各頻段所屬的頻段區間列表對應的信元上報支持的頻段。
上述方案中,所述頻段區間列表包括頻段信息和對應的序列號;每張頻段區間列表中包含至少一個頻段信息,各頻段信息均與序列號一一對應;不同的頻段區間列表為獨立的不同表格,或者為一個表格中的不同區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43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號傳輸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D2D設備的身份標識處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