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增材制造的變胞成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4045.1 | 申請日: | 2012-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61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鷗;芮道滿;王桂蘭;謝仰;王湘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C23/21 | 分類號: | B21C23/21;F16H37/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造 成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結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増材制造的變胞成形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零件増材制造技術是通過數控逐點逐層添加材料快速熔化與凝固實現零件自由成形的制造方式,在傳統的金屬零部件的自由熔積増材成形中,由于材料經歷快速熔化和自由凝固的多次熱循環過程,存在組織性能不穩定、變形和殘余應力大的問題。為了保證零部件的成形質量和精度,將自由熔積制造工藝與擠壓工藝復合,根據零件的內部和表面質量需求對熔積層的上表面或兩側表面進行擠壓變形。熔積擠壓裝置需要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征進行姿態變化,同時能提供足夠剛度使熔融材料產生擠壓變形。?
現有的熔積擠壓成形裝置采用三個手指,每個手指為包含兩個關節的串聯結構。然而,現有的裝置存在以下問題:(1)每個關節需要電機驅動,結構和控制復雜;(2)采用腱傳動或小齒輪傳動的串聯結構,剛度不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増材制造的變胞成形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用于增材制造的成形裝置中存在的結構和控制復雜、剛度不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増材制造的變胞成形裝置,包括第一連桿機構、第二連桿機構、中間上下移動機構、中間旋轉機構、電機支座、絲桿支撐架、連接板,第一連桿機構設置于絲桿支撐架的左側,第二連桿機構設置于絲桿支撐架的右側,中間上下移動機構設置于絲桿支?撐架的中下部,中間旋轉機構設置于絲桿支撐架的中上部,第一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電機、第一滾珠絲桿、第一驅動連桿、第一傳遞連桿、第一擠壓執行部件、導軌、第一連接塊、第一滑塊,第二連桿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電機、第二滾珠絲桿、第二驅動連桿、第二傳遞連桿、第二擠壓執行部件、第二連接塊、第二滑塊,中間上下移動機構包括第三驅動電機、第三滾珠絲桿、絲桿支座、中間擠壓執行部件,中間旋轉機構包括中間旋轉軸、軸承支座、第四驅動電機,第二連桿機構和第一連桿機構相對于第三驅動電機和第四驅動電機的軸線所在的平面呈左右對稱設置,絲桿支撐架的頂部與電機支座固定相連,用于固定第一滾珠絲桿、第二滾珠絲桿、第三驅動電機、導軌、絲桿支座,電機支座固定于絲桿支撐架的上方,用于放置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和第三滾珠絲桿連接,第三滾珠絲桿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絲桿支座上,絲桿支座與絲桿支撐架固定連接,中間擠壓執行部件與第三滾珠絲桿固定連接,并隨著第三滾珠絲桿的轉動沿其上下移動,第四驅動電機和中間旋轉軸連接,中間旋轉軸的中部固定在軸承座上,中間旋轉軸的下端與絲桿支撐架固定連接,軸承座固定連接在連接板上,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一滾珠絲桿連接,用于驅動第一滾珠絲桿轉動,第一驅動連桿的上端和第一滾珠絲桿固定連接,其下端與第一傳遞連桿軸接,第一擠壓執行部件的中部與第一傳遞連桿的下端軸接,其上端與第一連接塊軸接,第一連接塊與第一滑塊固定連接,第一滑塊沿導軌滑動,導軌固定在絲桿支撐架下部。?
絲桿支撐架為倒π形結構。?
第一連桿機構還包括第一移動鎖定銷和第一旋轉鎖定銷,第一移動鎖定銷通過鋼絲繩與第一擠壓執行部件中部連接,第一旋轉鎖定銷通過鋼絲繩與絲桿支撐架下部連接。?
第二連桿機構還包括第二移動鎖定銷和第二旋轉鎖定銷,第二移動鎖定銷通過鋼絲繩與第二擠壓執行部件中部連接,第二旋轉鎖定銷通過鋼絲?繩與絲桿支撐架下部連接。?
通過本發明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結構簡單、姿態靈活:由于本發明采用基于變胞原理的設計方法,第一擠壓執行部件可進行旋轉和平移運動的轉變,姿態變化靈活,同時其運動由一個驅動電機完成,相比傳統結構減少了驅動電機數,第二擠壓執行部件也是如此,由此簡化了結構和控制;?
2、剛度較好:由于本發明采用連桿結構,相比腱傳動和小齒輪傳動,具有更好的剛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用于増材制造的變胞成形裝置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裝置的中間上下移動機構的視圖。?
圖3是本發明裝置的第一連桿機構收起狀態時的視圖。?
圖4是本發明裝置的第一連桿機構旋轉放下狀態時的視圖。?
圖5是本發明裝置的第一連桿機構水平運動時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40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