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水材料充填柱沿空留巷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42188.9 | 申請日: | 2012-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2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柏建彪;王襄禹;陳勇;謝偉;徐營;趙紅超;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中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0 | 分類號: | 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1140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材料 充填 柱沿空留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井巷道支護技術領域,尤其是煤礦機械化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支護領域。
背景技術
沿空留巷技術是我國煤礦安全開采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傳統的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是在工作面后方沿采空區邊緣構筑一道連續的充填墻體將巷道保留下來,實現沿空留巷。采用這種方法,構筑的充填墻體承載能力大,維護效果好。但施工時,人員需到采空區側頂板無支護的區域施工,危險性較大。構筑的充填墻體用料多,成本高。
中國發明專利公報2010年8月6日公布了名稱為:“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的發明申請,申請號為:201010250678.7,方法是:大斷面硐室的中部,安裝1~8個直徑為0.5m~1.2m的底部鋼筒,每個底部鋼筒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個伸縮鋼筒,伸縮鋼筒與被套鋼筒之間開有對應的高度調節通孔,通過限位鋼筋橫向穿插固定,在伸縮鋼筒和底部鋼筒內放置鋼筋網架,然后向伸縮鋼筒和底部鋼筒內灌注混凝土,形成減跨墩柱,根據巷道的高度變化通過限位鋼筋對墩柱的高度進行調節。該方法需要灌注混凝土,固體料用量大,輔助運輸量大;混凝土凝固后強度高,但可縮性差,與沿空留巷圍巖大變形不相適應。
中國發明專利公報2011年12月12日公布了名稱為:“礦用可回收鋼筒填料墩柱及構筑法和用于沿空留巷的方法”的發明申請,申請號為:?201110410265.5,方法是:鋼筒填料墩柱是“鋼筒沙石填料墩柱”,由可調高鋼筒模具、鋼筒模具內充填的“沙石填料”構成。“沙石填料”是密實充填的沙子或沙子與石子的散料,也可含其它顆粒物。鋼筒模具的頂部有充填口、下部有放料口及其可開啟的端蓋、上部兩側有支撐座。墩柱用噴漿機加水充填構筑;鋼筒模具充填后成為墩柱外壁。缺點是:采用噴漿機將沙石與水一起填入鋼筒模板內,再在鋼筒模板上安設振動裝置將沙石密實,沙石的密實程度直接決定墩柱的初撐力、接頂較困難,并且初期支護強度低、墩柱的質量受施工影響的因素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施工簡單、機械化程度高、充填柱占用空間小、支撐能力大、強度高、經濟效益好的高水材料充填柱沿空留巷方法。
本發明技術方案是:隨著回采工作面的推進,按設計間距在端頭液壓支架附近構筑成排的高水材料充填柱,以形成巷旁支護,將巷道保留下來,實現沿空留巷。
本發明能節省大量充填材料、井下輔助運輸量小,成本低;構筑的充填柱施工簡單,承載能力大;操作人員全在巷內錨網索支護的頂板下施工,安全可靠性高。
本發明具體步驟如下:
1)回采工作面推進后,在端頭液壓支架附近,將充填空間附近底板的浮煤、浮渣清理到實體底板,然后在預定位置通過向高水材料充填柱注入高水材料漿液的方式構筑高水材料充填柱,在注入高水材料漿液之前,在各高水材料充填柱外圍打牢2~3根單體液壓支柱;
2)將混合均勻的高水材料漿液通過充填泵由輸送管注入充填柱內;
3)等充填柱內的高水材料漿液凝固后4h,撤除相應的單體液壓支柱。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1)充填用料少、成本低、井下輔助運輸量小;2)充填柱承載能力大和抗變形能力強;3)構筑的充填柱體積小,占用巷道斷面小,有利于通風;4)操作人員在錨網索支護的頂板下施工,安全可靠性高。在本技術領域內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充填柱沿空留巷方法施式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施工步驟如下:
a、回采工作面推進后,在端頭液壓支架1附近,將充填空間附近底板的浮煤、浮渣清理到實體底板,然后在預定位置構筑高水材料充填柱2,在注入高水材料漿液前緊貼充填柱2打設2~3根單體液壓支柱3。
b、將混合均勻的高水材料漿液通過充填泵5由輸送管4注入充填柱2內。
c、等充填柱內的高水材料漿液凝固后4h,撤除相應的單體液壓支柱3。
d、重復以上步驟,工作面推進一定距離后,制作下一個充填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中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揚州中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218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