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8586.3 | 申請日: | 2012-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7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肖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鋒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60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身 結構 概念 模型 修正 及其 應用 方法 | ||
1.一種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步驟包括:
第一步,根據車身骨架結構提取參考母線,并確定接頭位置,建立各載荷傳遞路徑模型并賦截面屬性和各接頭簡化模型并賦初始接頭參數,得到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A,計算其扭轉剛度值CT;
第二步,對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A,將其中某個接頭簡化模型采用詳細有限元模型替代,計算其扭轉剛度值為CT1,比較CT與CT1的相對誤差,其值要求控制在[-a%,a%]之內,其中0≤a≤3,如果不滿足,則對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A中此接頭簡化模型初始接頭參數進行修正,直到滿足誤差要求為止,其它接頭簡化模型采用同樣的修正方法,得到各接頭簡化模型經過修正的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B,計算其扭轉剛度值CT;
第三步,對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B,將其中某條載荷傳遞路徑模型采用詳細有限元模型替代,計算其扭轉剛度值為CT2,比較CT與CT2的相對誤差,其值要求控制在[-b%,b%]之內,其中0≤b≤3,如果不滿足,則對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B中此載荷傳遞路徑模型進行修正,直到滿足誤差要求為止,其它載荷傳遞路徑模型采用同樣的修正方法,得到各載荷傳遞路徑模型經過修正的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對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A,在結構形式上通過新增加載荷傳遞路徑將車身骨架表現為由十六個典型環狀結構組成,通過截面參數等效設置忽略新增加載荷傳遞路徑的結構貢獻,得到與原車身骨架結構性能一致的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對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C,在結構形式上通過新增加載荷傳遞路徑將車身骨架表現為由十六個典型環狀結構組成,通過截面參數等效設置忽略新增加載荷傳遞路徑的結構貢獻,得到與原車身骨架結構性能一致的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C′。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競爭車型或參考車型車身結構得到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C,可以通過調整其載荷傳遞路徑模型和接頭參數,得到項目開發車型的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D。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項目開發車型的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D進行接頭設計方案的對比分析,具體方法是:將車身骨架結構概念模型D中某一接頭簡化模型采用不同設計方案的詳細有限元模型替代,分別計算環狀結構扭轉剛度值,平衡不同設計方案之間的成本與性能,確定最優的接頭設計方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項目開發車型的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D進行載荷傳遞路徑設計方案的對比分析,具體方法是:將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D中某一載荷傳遞路徑模型采用不同設計方案的詳細有限元模型替代,分別計算環狀結構扭轉剛度值,平衡不同設計方案之間的成本與性能,確定最優的載荷傳遞路徑設計方案。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項目開發車型的車身環狀結構概念模型D基礎上,采用殼單元模擬車身覆蓋件,得到項目開發車型的車身結構概念模型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鋒,未經肖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858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