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8193.2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5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宗慧;黃小兵;楊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晟揚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3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注塑 倒灌 三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
背景技術
注塑成型(Injection?Molding),是指受熱融化的材料由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形狀復雜部件的批量生產,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注塑成型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6個階段“合模-注射-保壓-冷卻-開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藝反復進行,就可連續生產出制品。
注塑成型機可分為合模裝置與注射裝置。合模裝置主要作用是實現模具開閉以及頂出制品。現有的三板模將進膠口設置在母模上,從而存在母模仁影響產品的外觀面的缺陷。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將注膠口設置在公模側,進膠必須從公模仁進,克服了母模仁對產品外觀面的影響。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包括公模側第二固定板、剝料板、公模側第一固定板、公模、母模和母模固定板,所述母模設置在公模上,所述母模上設置有母模固定板,所述公模下側依次設置有公模側第一固定板、剝料板及公模側第二固定板,所述公模側設置有進膠口,膠料通過公模板上的公模仁進入型腔。
為了便于公模與母模準確定位,所述公模與母模通過設置在四角的定位柱和定位孔定位連接。
進一步,所述進膠口的口端設置在公模側第二固定板的中間位置處。
進一步,所述公模通過設置在注塑機上的動力機構移動。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述的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將公模和母模的位置相對調,膠料通過位于公模側的進膠口從公模仁進入型腔,克服了膠料通過母模側的進膠口從母模仁進入型腔影響產品外觀面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注塑的倒灌三板模,包括公模側第二固定板1、剝料板2、公模側第一固定板3、公模4、母模5和母模固定板6,所述母模5設置在公模4上,所述公模4與母模5通過設置在四角的定位柱和定位孔定位連接。所述母模5上設置有母模固定板6,所述公模4下側依次設置有公模側第一固定板3、剝料板2及公模側第二固定板1,所述公模4側設置有進膠口,所述進膠口的口端7設置在公模側第二固定板1的中間位置處。膠料通過公模4上的公模仁進入型腔。所述公模4通過設置在注塑機上的動力機構移動。
上述三板模將公模4和母模5的位置相對調,膠料通過位于公模側的進膠口7從公模仁進入型腔,克服了膠料通過母模側的進膠口從母模仁進入型腔影響產品外觀面的缺陷。
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發明,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發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晟揚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未經晟揚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81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