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拉彎胎具粘貼修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7226.1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1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馬金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20 | 分類號: | B21D37/20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益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巖 | 
| 地址: | 130062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胎具 粘貼 修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拉彎胎具的粘貼修補法,屬于機械制造、拉彎成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拉彎工藝在軌道車輛車體制造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拉彎胎具作為拉彎成形技術的核心裝備,直接影響著拉彎件的成形質量。拉彎胎具的設計和制造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術,目前在胎具設計階段廣泛采用數值模擬技術進行修正,盡管當前主流數值模擬軟件的精度越來越高,但是影響拉彎件成形質量的因素非常多,數值模擬技術仍然存在一定誤差;在胎具制造加工階段,廣泛采用數控機床進行加工,數控加工本身也存在一定誤差,由于拉彎胎具設計和加工兩方面的誤差累加,造成生產中拉彎件成形精度不高,在拉彎彎梁及立柱時,大弧和小弧相連處往往會出現弧度不夠大,弧度與樣板的縫隙一般在1.5-4毫米,生產中常常采用胎具修補的辦法來提高成形精度。
目前生產中廣泛采用先堆焊后銑削的方法進行修補,這種修補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是生產效率低下、成本高,往往需要多次修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其次是修補精度低,反復堆焊會造成很大的熱輸入,造成拉彎胎具局部變形,使胎具鋼板的金相組織發生轉變,降低了胎具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彎胎具粘貼修補技術,主要解決傳統堆焊銑削法修補精度低、效率低、成本高以及胎具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拉彎胎具粘貼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試模:將待拉彎的型材裝卡在拉彎機上,固定夾緊,進行拉彎,將拉彎后的拉彎件與標準樣板進行比對,測量出拉彎件圓弧處與樣板之間的間隙值;
2、粘貼修補:根據間隙值的大小制作、選用厚度不等的鋁片,用工業膠水將鋁片粘貼在拉彎胎具的圓弧處,使型材與拉彎胎具圓弧接觸的部位在拉彎過程中充分彎曲,達到樣板要求。
對比目前生產中采用的堆焊銑削修補法,本發明通過不同厚度的鋁片粘貼在胎具圓弧處,鋁片厚度可以任意選擇,方便快捷,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降低了修補成本;采用粘貼修補法,胎具鋼板未經受熱過程,胎具無變形,鋼板顯微組織未發生變化,既提高了修補精度,又保證了胎具的正常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步驟1試模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步驟2粘貼鋁片示意圖;
圖3是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槽形件為例進行說明
參照圖1,試模:將待拉彎的型材裝卡在拉彎機上,固定夾緊,進行拉彎,將拉彎后的拉彎件2與標準樣板1進行比對,測量出拉彎件圓弧處與樣板之間間隙3的值;
參照圖2、圖3,粘貼修補:根據間隙值的大小制作、選用厚度不等的鋁片4,用工業膠水將鋁片粘貼在拉彎胎具5的圓弧處,使型材與拉彎胎具圓弧接觸的部位在拉彎過程中充分彎曲,達到樣板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72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