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濾波器和濾波器的隔離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7209.8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1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湘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20 | 分類號: | H01P1/20;H01P1/2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濾波器 隔離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濾波器和濾波器的隔離結構。
背景技術
濾波器是一種將有用信號盡可能無衰減通過,對無用信號盡可能衰減的射頻器件;一般設于通信設備的信號收發器件或電路部分,以實現通信設備信號的選擇作用。現今,隨著移動通信系統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各種無線通信工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功率輻射要小、作用距離要遠,覆蓋范圍要廣。這對系統的接收靈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移動通信系統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基站天線總是接收到移動終端所發射的微弱信號。因此,基站設備需要對所接收的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再處理,塔頂放大器則是進行該項處理的重要射頻部件。根據系統接收靈敏度的計算公式,塔頂放大器的性能在整個接收系統中處于重要地位,是提高系統接收靈敏度的關鍵手段之一。
但是塔頂放大器是安裝于鐵塔之上,工作環境極端惡劣,且由于其在整個接收系統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因此對其防水防塵性能有著很高的要求。這也使得塔頂放大器的防水防塵設計成為客戶通常會指定的一項重要衡量要求。
現有技術中通常應用的塔頂放大器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腔體濾波器1和第二腔體濾波器2,在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和/或第二腔體濾波器配合接觸的端面上各涂上液態的導電橡膠3,再對準所述兩個腔體濾波器上的橡膠,然后通過螺栓將兩個腔體濾波器鎖緊固定。
在對現有技術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由于采用液態導電橡膠涂抹在第一腔體濾波器和/或第二腔體濾波器的配合接觸端面上,液態導電橡膠就黏附在所述腔體濾波器上,當液態導電橡膠老化不能滿足防水防塵指標時,難以將該液態導電橡膠從腔體濾波器上取下再重新涂抹新的橡膠,拆卸極不方便,且造成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腔體濾波器上的橡膠拆卸難的缺陷,提供一種濾波器和濾波器的隔離結構。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濾波器,包括第一腔體濾波器和第二腔體濾波器,在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與第二腔體濾波器之間設有隔離結構,所述隔離結構包括中框和密封件,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中框和所述第二腔體濾波器依次連接,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和所述中框之間以及所述第二腔體濾波器和所述中框之間分別裝配有所述密封件。
所述中框的兩個端面各設有一環繞所述中框一周的凹槽,所述密封件分別收容于所述兩個端面上的凹槽內,并與所述凹槽過盈配合。
所述密封件為硅橡膠材質墊圈或聚氨酯材料墊圈。
所述密封件為。
所述中框為硅鋁合金材質。
所述中框上設有至少一個透氣孔,所述透氣孔上裝配有透氣膜或透氣閥。
所述中框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螺紋孔,所述濾波器通過該螺紋孔與外部構件進行連接。
所述中框、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和第二腔體濾波器上各設有互相對應的螺紋孔,螺栓通過所述螺紋孔將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所述中框和所述第二腔體濾波器鎖緊固定。
一種濾波器的隔離結構,包括中框和密封件,在所述中框的兩個端面各設有一環繞所述中框一周的凹槽,所述密封件分別收容于所述兩個端面上的凹槽內,并所述凹槽過盈配合。
所述密封件為硅橡膠材質或聚氨酯材質墊圈。
所述中框為硅鋁合金材質,其上設有至少一個透氣孔,所述透氣孔上裝配有透氣膜或透氣閥。
本發明一種濾波器和濾波器的隔離結構,相對于上述現有技術,在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和第二腔體濾波器之間設置由獨立的中框和密封件組成的隔離結構,所述中框再通過所述密封件連接所述第一腔體濾波器和第二腔體濾波器。通過這種結構設計,既可以保證腔體濾波器之間的密封性,達到防水防塵的目的,又實現了中框、密封件與腔體濾波器之間的可拆卸性,可以靈活地更換密封件,且具有安裝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濾波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面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二隔離結構的中框和密封件分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二隔離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72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墨墨容器
- 下一篇:一種數字智能家居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