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5861.6 | 申請日: | 2012-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8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順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順立 |
| 主分類號: | B29C41/06 | 分類號: | B29C41/06;B29C33/72;B29K7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王楚鴻 |
| 地址: | 529000 廣東省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材料 制造 模型 制作方法 | ||
1.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首先把模具打開,清理模具內腔,把配件和螺絲固定鎖好在模具上;
②把模具鎖緊固定在一起并放在滾塑機的圓盤或框架上,圓盤或框架采用自轉和公轉共同轉動的轉動方式,模具固定于圓盤或框架的經度與緯度的中心線上,根據模具的不同參數要求來調整圓盤或框架的自轉和公轉旋轉的參數;
③把至少兩種聚氨酯原料混合后灌注入模具內,由電腦控制滾塑機的圓盤或框架的旋轉,圓盤或框架旋轉5-13分鐘,實現模具在經度方向與緯度方向同時旋轉,在模具內腔凝固成型后得到模型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兩種聚氨酯原料組分A組份和B組份按照100:70-85比例由灌注機在1-10秒內均勻混合,然后從模具的入料孔把混合原料注入到模具內旋轉2-3分鐘并發生反應,?混合原料粘附在模具內腔3-5分鐘凝固成型,凝固層厚度為4-6mm,待15-30分鐘產品定型后即可拆模,所得的模型制品為單層式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兩種聚氨酯原料組分A組份與B組份按照100:60比例由灌注機在1-11秒內均勻混合,然后從模具的入料孔注入到模具內旋轉1-2分鐘并發生反應,混合原料粘附在模具內腔2-3分鐘凝固成外層,外層的厚度為2-3mm,然后停機;再將另外兩種聚氨酯原料C組份與D組份按照100:100比例由灌注機在1-11秒均勻混合,然后從模具的入料孔注入到模具內并旋轉5-8分鐘,形成一層內層,內層的厚度為5-7mm,?待15-31分鐘產品定型后即可拆模,所得的模型制品為雙層式模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盤的轉速為10周/min,框架的轉速為3-6周/min。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組份、B組份分別為聚醚多元醇、異氰酸酯,C組份和D組份也分別為聚醚多元醇、異氰酸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模具內腔方法為:用布擦方式清理模具內腔,或者噴涂脫模劑清理模具內腔,或者涂刷脫模劑清理模具內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型是一體成型的。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劑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等在催化劑存在下經加聚反應制得;所述的異氰酸酯選自多苯基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與異氰酸酯、碳化二亞胺改性的異氰酸酯的化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聚氨酯材料制造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為仿木紋的硬質發泡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順立,未經吳順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586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