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機器的事件日志關聯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5483.1 | 申請日: | 2012-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27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S.P.米里;P.加格;B.舒爾茨;S.K.辛哈爾;M.西瓦庫馬 | 申請(專利權)人: | 微軟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劉紅;汪揚 |
| 地址: | 美國華***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器 事件 日志 關聯 | ||
背景技術
網絡通信和其它計算機輸入/輸出(I/O)操作經常使用多種協議來實施。低層級的協議通常與設備硬件或傳輸媒體進行交互,而高層級的協議則通常與軟件應用進行交互。從較低層級協議到較高層級協議的一系列協議處理組件被稱作協議棧,并且該棧內的每個組件被稱作協議層。諸如I/O分組之類的數據對象在其在應用和物理傳輸機制之間進行傳輸時通常串行通過協議棧的層。
作為示例,網絡通信協議??梢园ㄒ韵聟f議和相對應的層:
協議???????????????????????層
HTTP?????????????????????應用
TCP???????????????????????傳輸
IP???????????????????????????互聯網
以太網???????????????????鏈路
IEEE?802.3u??????????物理。
出于調試和檢修的目的,對單個數據分組通過協議棧的進程進行追蹤通常是有用的。一些操作系統允許協議層報告或以日志記錄與分組處理相關的事件,并且一些操作系統可以支持知識庫(repository)、API(應用編程接口)、報告工具,以及用于促成事件報告和日志記錄的其它中心功能。
通常,協議棧的每一層與棧的其它層隔離開來。然而,除了實際的I/O數據之外,在層之間傳遞的數據分組可以包括所謂的“帶外(out-of-band)”數據。為了對通過協議棧的特定數據分組進行追蹤,標識符可以與該數據分組相關聯,并且在與該數據分組相關聯的帶外數據中在各層之間進行傳遞。當對事件進行日志記錄時,每一層將所述分組標識符連同與事件相關的其它信息一起報告給日志記錄系統。這允許報告服務匯集與單個分組相關的所有經日志記錄的事件,并且對示出分組在其遍歷協議棧時被如何處理的軌跡進行重構。該方法可以隨各種類型的活動使用,以使得在協議棧內發生的與單個活動相關的所有事件都能夠被輕易識別。
計算環境中越來越多虛擬化的使用已經帶來了與診斷和檢修相關的挑戰。在虛擬計算環境中,單個物理機器可以容納多個虛擬機。包括主機和虛擬機在內的每臺機器可以具有其自己的操作系統并且實施其自己的協議棧。此外,每個協議棧可以獨立于其它協議棧進行操作,并且沒有便利的方式將從一個協議棧所報告的事件與從另一個協議棧所報告的事件關聯起來。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描述了允許通過多個計算機的協議棧對基于活動相關事件進行追蹤的報告、事件日志記錄和機器間通信的方法,上述計算機可以包括物理機器和虛擬機。與特定活動相關聯的數據分組與一個或多個活動標識符相關聯?;顒訕俗R符進而與結合該活動所報告或日志記錄的任意事件相關聯。當數據分組從一個機器傳輸到另一個機器或者從一個協議棧傳輸到另一個協議棧時,活動代碼被起始協議棧附加至數據分組,并且由接收協議棧的協議棧在記錄日志時使用或報告。
該發明內容被提供以介紹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的簡化形式的概念的選擇。該發明內容并非意在標識出所要求保護主題的關鍵特征或實質性特征,也并非意在被用來對所要求保護主題的范圍進行限制。
附圖說明
參考附圖給出詳細描述。在圖中,附圖標記最左側的(一個或多個)數字標識該附圖標記首次出現的圖。不同圖中使用共有的附圖標記指示相似或相同的項目。
圖1是圖示用于將從不同協議棧和/或不同機器所報告的事件進行關聯的技術的框圖。
圖2是進一步圖示用于將來自不同協議棧和/或不同機器的事件進行關聯的技術的框圖。
圖3A和3B是圖示以促進事件關聯的方式進行協議棧處理的流程圖。
圖4是圖示從多個事件日志進行報告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可以被用來實施這里所描述的技術的示例計算機配置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虛擬計算環境100,其具有與事件的日志記錄、機器間通信以及I/O協議棧處理最為相關的部件和組件。該環境包含一個或多個虛擬機主機102。為了便于描述,圖1中顯示了兩個主機102,它們利用共用的附圖標記所顯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微軟公司,未經微軟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54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