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制備甲酸甲酯的甲醇脫氫催化劑及其制備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5385.8 | 申請日: | 2012-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2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工;佟惠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72 | 分類號: | B01J23/72;B01J29/035;B01J29/76;C07C69/06;C07C67/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備 甲酸 甲醇 脫氫 催化劑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甲醇脫氫制備甲酸甲酯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使用該催化劑制備甲酸甲酯的用途。
技術背景
甲酸甲酯(MF,分子式為C2H4O2)是C1化學中的重要產品之一,是有機合成中的一個重要中間體,能衍生出一系列化合物,甲酸甲酯在醫藥和其他有機化工產品的合成中被廣泛應用。
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藝有很多,如甲酸酯化法、甲醛催化二聚法、合成氣直接合成法、甲醇-氫氣-二氧化碳合成法、甲醇氧化脫氫法、甲醇羰基化合成法、甲醇催化脫氫法等。其中甲醇脫氫制甲酸甲酯的方法比較簡單、原料單一且豐富、副產品氫氣可回收利用。甲醇脫氫制備甲酸甲酯一般采用銅基催化劑。銅基催化劑具有較高的活性,但選擇性較低且容易失活,添加各種不同的助劑可以改善其選擇性和穩定性。研究發現用La、Zr、Ti等做為助催化劑,可以使Cu/Si或Cu/Al原子比增大,增加了催化劑的活性。例如,現有技術公開了添加ZnO和ZrO2制備的Cu-ZnO-ZrO2/SiO2催化劑,結果顯示ZnO和ZrO2的加入,降低了CuO的還原溫度,提高了Cu的分散度,有利于催化劑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的改善。
研究表明,在銅基催化劑載體Al2O3表面涂覆了一層TiO2,也能明顯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
然而Zr、Ti等價格昂貴,不利于此類催化劑在工業化中的應用。提高催化劑的選擇性和穩定性,降低工業生產成本,仍然是甲醇脫氫制備甲酸甲酯催化劑的主要待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備甲酸甲酯的甲醇脫氫Cu-B2O3催化劑,所述的催化劑負載在二氧化硅載體上,其特征在于,其中銅的質量氧化硼的質量比為1:0.3-1.5,優選為1:0.6-1。
所述的Cu-B2O3催化劑中,Cu-B2O3的質量百分數為10-50%,優選18-40%,余量為二氧化硅載體。Cu和B2O3負載量過低使甲醇的轉化率降低,負載量過高,會使催化劑的比表面積降低,也使甲醇的轉化率降低。
所述的二氧化硅載體為弱酸性至中性,比表面積為100-1000m2/g,平均孔徑2-20nm。優選的二氧化硅載體選自CFG、SBA-15分子篩或MCM-41分子篩。CFG的比表面積為250m2·g-1、平均孔徑為20nm,是無定型結構;MCM-41的比表面積為650m2·g-1、孔徑為2~5nm,孔分布范圍很窄,是有序介孔結構;SBA-15的比表面積為800m2·g-1、孔徑4~7nm,也是有序介孔結構。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Cu-B2O3催化劑的方法,包括步驟:
(1)將Cu(NO3)2·3H2O和H3BO3溶于水中;
(2)將步驟(1)的水溶液加入二氧化硅,在25-40℃浸漬20~30小時,60~100℃干燥;
(3)將步驟(2)的產物于至450~550℃的條件下焙燒2-4小時;
(4)氫化還原,得到Cu-B2O3/SiO2催化劑。
上述步驟(1)中,所述的Cu(NO3)2·3H2O的水溶液濃度為10-60%(w/v,g/ml),優選為20-50%(w/v,g/ml);所述的H3BO3的水溶液濃度為5-30%(w/v,g/ml),優選為7-20%(w/v,g/ml)。在一次浸漬法過程中,硝酸銅和硼酸的濃度與活性組分的負載量成正比。
步驟(1)中所述的水優選為蒸餾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53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試驗艙現場安裝的焊接工裝
- 下一篇:一種風機口90度定位點焊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