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35061.4 | 申請日: | 2012-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5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姬正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H04M1/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10008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息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其中,由于攜帶方便,手機成為廣泛應用的通訊工具,故而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歡迎。
在現有技術中,手機提示有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時,一般只是簡單的聲音提示、燈光提示或震動提示。
但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發明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1、在現有技術中,手機只是單純的提示有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但當用戶不在手機的有效提示范圍內時,手機不能確保用戶收到有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的提示信息,因而就不能進行有效的提示。
2、在現有技術中,手機在沒有檢測到用戶對于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的處理的操作時,會持續進行提示,直到所述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被處理,因而對手機電池電能造成了浪費。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及電子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手機只是單純的提示有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但當用戶不在手機的有效提示范圍內時,手機不能確保用戶收到有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的提示信息,因而就不能進行有效的提示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對未讀短信或未接來電的有效提示的技術效果。
一方面,本申請通過本申請的一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應用于電子設備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斷是否存在待處理信息,獲得第一判斷結果;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表明存在待處理信息時,進一步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一指令,獲得第二判斷結果,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電子設備生成與所述待處理信息對應的提示信息;
當所述第二判斷結果表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時,生成并輸出所述提示信息。
優選地,所述判斷是否存在待處理信息,具體包括:
接收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有已處理狀態和待處理狀態;
檢測是否有使所述第一信息處于所述已處理狀態的第一操作信息,獲得第一檢測結果;
基于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判斷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為待處理信息。
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檢測結果為是否有表明所述第一信息已經被處理的第一標記時,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判斷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為待處理信息,具體包括:
基于是否有所述第一標記,判斷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為待處理信息;
在有所述第一標記時,確定所述第一信息不是所述待處理信息;
在沒有所述第一標記時,確定所述第一信息為所述待處理信息。
優選地,所述檢測是否有使所述第一信息處于所述已處理狀態的第一操作信息,具體包括:
判斷當前時間是否超過一預設時間;
在所述當前時間沒有超過所述預設時間時,檢測是否有使所述第一信息處于所述已處理狀態的所述第一操作信息。
優選地,所述進一步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一指令,具體包括:
通過所述電子設備中的有線/無線接收單元獲得來自第二電子設備的指令信息;
判斷所述來自第二電子設備的指令信息是否為所述第一指令。
優選地,所述進一步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一指令,具體包括:
檢測在所述電子設備的輸入單元上是否有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指令的第二操作信息;
在有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時,響應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優選地,所述進一步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一指令,具體包括:
通過所述電子設備中的氣味傳感器檢測獲得待比較氣味參數信息;
判斷所述待比較氣味參數信息是否為一標準氣味參數信息,其中,所述標準氣味參數信息具體為所述電子設備對應合法用戶的氣味參數信息;
在所述待比較氣味參數信息為所述標準氣味參數信息時,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優選地,所述進一步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一指令,具體包括:
通過所述電子設備中的壓力傳感器檢測獲得待比較壓力參數信息;
判斷所述待比較壓力參數信息值是否超出一預定壓力參數信息值范圍;
在所述待比較的壓力參數信息值超出所述預定壓力參數信息值范圍時,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另一方面,本申請通過本申請的另一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第一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是否存在待處理信息,獲得第一判斷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50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消息通信方法及消息通信客戶端
- 下一篇: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