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精制法生產順酐用恒沸脫水塔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4985.2 | 申請日: | 2012-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3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仲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渤化中河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307/60 | 分類號: | C07D307/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27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精制 生產 順酐用恒沸 脫水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順酐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一種連續精制法生產順酐用恒沸脫水塔。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順酐的表觀消費量不斷增加,順酐是具有許多用途的單體和中間體,主要用于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和1,4-丁二醇,還可以用來生產增塑劑、表面涂料、農用化學品、潤滑劑、蘋果酸和富馬酸等。生產順酐的方法有苯法、正丁烷法、碳四烯烴法等,其中苯法作為傳統原料,被廣泛用來生產順酐,傳統順酐生產中精制系統都是采用一塔一釜的間歇式生產過程,工藝流程復雜,成品質量不易控制,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影響,且產生較多的廢渣以及污水,再增加環境污染的同時,還會大大縮短洗釜的周期,容易腐蝕設備,增加企業的成本。如果采用三塔兩釜的連續精制系統,連續精制具有如下優點:成品質量穩定,收率高;減少廢渣的產生量;洗釜周期延長至15-20天,減少洗釜廢水的產生量,且傳統的工藝采用溫水換熱,這是因為對換熱介質的穩定有不低于54℃的要求,因此生產順酐的企業對溫水用量的負荷較大,浪費能源且造成污染,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節省能源的連續精制法生產順酐用恒沸脫水塔,尤其適合于連續精制生產順酐的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續精制法生產順酐用恒沸脫水塔,包括恒沸脫水塔本體以及恒溫冷凝器,所述恒沸脫水塔本體的上方設有進酸水管以及所述恒沸脫水塔本體上設有加粗酐管,恒沸脫水塔本體與恒沸冷凝器通過管道連接成回路,所述恒沸冷凝器上設有介質出口以及介質入口。
優選地,所述加粗酐管設在恒沸脫水塔本體的中間位置。
優選地,所述介質出口位于恒沸冷凝器的上方,所述介質入口位于恒沸冷凝器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介質為循環水。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恒沸冷凝器上設有介質出口以及介質入口,可以用循環水作為換熱介質,節省能源,且將粗酐直接加入恒沸脫水塔中,粗酐在加入的過程中就會完全脫水,將粗酐中的游離酸脫出,避免影響精制收率;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節省能源、生產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連續精制法生產順酐用恒沸脫水塔的示意圖;
圖中:1、恒沸脫水塔本體;2、進酸水管;3、加粗酐管;4、恒沸冷凝器;5、介質出口;6、介質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連續精制法生產順酐用恒沸脫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沸脫水塔本體1以及恒溫冷凝器4,所述恒沸脫水塔本體1的上方設有進酸水管2以及所述恒沸脫水塔本體1上設有加粗酐管3,恒沸脫水塔本體1與恒沸冷凝器4通過管道連接成回路,所述恒沸冷凝器4上設有介質出口5以及介質入口6。所述加粗酐管3設在恒沸脫水塔本體1的中間位置。所述介質出口5位于恒沸冷凝器4的上方,所述介質入口6位于恒沸冷凝器4的下方。所述介質為循環水。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渤化中河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渤化中河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49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特利回生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能手寫輸入樓層的電梯控制裝置
 





